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叶知识> 正文

茶树的栽培管理标准

2021-02-09 13:19:50热度:178°C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园建设、茶树种植、树冠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及冻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绍兴市行政区域。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1767-89茶叶种子和苗木规格
GB9194-88茶尺蠖防治
GB7172-1987土壤全氮测定法
GB7173-1987土壤水分测定法
GB4285-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8321.1-8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8321.2-8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8321.3-8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8321.4-8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8321.5-8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3新茶园建设
3.1选址
3.1.1宜选择山地和丘陵的平地和缓坡地,附近有较丰富的水源,周围生态环境较好;地域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在3500度以上。
3.1.2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5,非石灰岩发育成土。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全氮含量0.1%以上。
3.1.3土壤为壤土、砂壤土或粘壤土,结构良好,土层深度在1.0米以上,地下水位在0.8米以下。
3.1.4新开垦的结构差、肥力低的荒地,宜先种植绿肥以改良土壤。
3.2园地的规划与设计
园地的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土地规划、道路网、排蓄水系统及防护林的设置等。总的要求是,按照所选地块的地形、地势、土壤、水源及林地的分布情况,对茶、林、沟渠、道路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做到有利于水土保持,成园后生态环境良好;便于茶园管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需求。
3.2.1土地规划
为便于操作、管理,园地划分为若干个片、块,若园地面积较大或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区,作业区进一步划分为片、块。
3.2.2道路网设置
园地设置用于运输和茶园管理的干道、支道和步道,相互连接成道路网。干道是连接各作业区、茶厂和园外公路的主道,路面宽4-5米。支道是划区片的分界线,用于交通运输,路面宽2.5-3米。步道是茶园地块和梯层间的道路。路面宽1-1.5米。梯式茶园每隔若干梯层设一横步道,每隔一定距离设一直步道。
3.2.3排灌系统设置
3.2.3.1隔离沟。茶园与森林或荒地交界处、茶园的边缘,设深0.50米、宽0.60米,沟壁为60°倾斜的隔离沟。
3.2.3.2排灌蓄水沟。平地茶园在步道二侧开沟,坡地茶园在直步道二侧和横步道内侧开沟,沟宽0.20-0.30米、深0.20米。横沟每隔3-5米挖一小水潭,以积蓄雨水。
3.2.3.3蓄水池。每1.5-2公顷茶园建一容积为5立方米-8立方米的蓄水池。一般设在纵沟及横沟的出口处。或设在排水不良的积水处。
3.2.4防护林设置
根据风向及地势在茶园周围、主要道路及沟渠两旁或山坡顶上种植防护林。
3.3园地开垦
3.3.1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缓坡地由下而上按横坡等高进行。
生荒地分初垦和复垦两次进行,初垦深度0.50米,并清除柴根、杂物。复垦深度0.25-0.30米。熟地经深翻平整即可。缓坡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修筑宽幅梯田。
3.3.2坡度15°以上坡地,修筑等高等宽梯地,然后开垦。
3.3.3坡地修筑成梯式茶园的,梯面宽按下式确定:梯面宽(米)=种植行数×行距(米)+0.6(米)
3.4茶树种植
3.4.1品种选择选用适应绍兴市茶区气候条件的国家级、省级无性系良种和其它优质、高产、经济性状好的品种。
3.4.2选用的茶苗应符合GB-11767-89规定的要求。茶苗规格基本一致。
3.4.3茶苗移栽时期:早春期2月,或晚秋11月。
3.4.4定植密度:
3.4.4.1单条植:行距1.50米,丛距0.3米,每丛种植2-3株。每公顷用茶苗4.5-6.0万株
3.4.4.2双条植:大行距1.50米,小行距0.4米、丛距0.30米,每丛种植茶苗2株,每公顷用茶苗7.0-7.5万株
3.4.5基肥
园地经开垦整理形成茶行后,依种植密度沿茶行开种植沟,宽0.30米,深0.50米。在种植沟内施入底肥。单条植茶园每公顷施栏肥25-40吨,复合肥1.0吨左右。双条植茶园每公顷施栏肥50-60吨,复合肥1.0-1.5吨。施肥后覆土,并将其平整,盖土离地面约0.15-0.20米。间隔一段时间后种植。
3.4.6茶苗定植
种植茶苗前,先将种植沟内土壤浇湿,然后将茶苗置于种植沟中。栽种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填土;分层将土填实。当填土至不露须根时,用手轻提茶苗,使根系自然舒展,再适当加细土压实,随即浇足“定根水”,最后再覆一层松土至茶苗根颈处。种植结束后,在茶行间铺上稻草、麦草等覆盖物,并在茶苗旁插上芒萁等遮荫。
3.5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主要指定植后一至二年内这段时间的管理。
3.5.1抗旱保苗:在夏秋季节,视旱情的不同采用行间铺草、浅耕保水、灌溉等办法进行抗旱。
3.5.2清除杂草:采用人工或对茶苗安全的除草剂除去杂草。
3.5.3间苗补苗,栽后进行定期检查,若发现缺丛缺株,及时补齐。
3.5.4肥水管理,种植后约1个月,当新根发生时,应施一次稀薄水肥,以后每隔一些时间施一次水肥,并逐渐增加施肥量。

4茶园管理
4.1茶树修剪
4.1.1定型修剪
4.1.1.1定型修剪的对象是幼龄期茶树和经台刈后重新抽枝的茶树。
4.1.1.2定型修剪分三次完成。幼龄茶园,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用整枝剪剪去离地0.12-0.15米以上部分,第二次在第一次修剪一年后进行,在离地0.25-0.30米处用篱剪剪去,或在上次剪口上提高0.10-0.15米处修剪;第三次在第二次修剪后的一年后进行,在第二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0.10米,用篱剪或修剪机修剪。台刈茶园,当枝条生长到0.35米以上时,在当年秋季11月份或翌年早春2月进行第一次修剪;修剪前先疏去过多的枝条,每丛茶树只留30个枝条,修剪时高度为离地面0.25-0.30米,之后每年在前次剪口处提高0.10米修剪。定型修剪均要求剪口光滑。
4.1.2轻修剪
轻修剪的对象是成龄茶园。
4.1.2.1轻修剪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时间可在春茶前(2月底至3月初)或春茶后(5月中、下旬)。冬季不会受冻害的茶区,亦可在秋末(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时修剪。
4.1.2.2修剪方法:用篱剪或修剪机剪去树冠面上部0.03-0.05米的枝叶。
4.1.3深修剪
当茶树经连年采摘,树冠增高,树冠面上形成“鸡爪枝”,茶树育芽能力减弱,萌发的茶叶瘦小,对夹叶增多,这时应进行深修剪改造树冠。
4.1.3.1深修剪以剪去“鸡爪枝”为适度,一般修剪深度为0.10-0.15米,机采茶园剪去0.15-0.20米。
4.1.3.2深修剪可在春茶前或春茶后进行。
4.1.4重修剪
重修剪的对象主要是未老先衰的茶树及树冠虽然衰老但骨干枝仍然粗壮的茶树。
4.1.4.1视茶树长势情况将茶树地上部分剪去1/3-1/2。重新培养树冠。
4.1.4.2修剪在春茶前或春茶后进行。
4.1.5台刈
当茶树树势十分衰老,粗老枝干及枯枝多、生长势弱时,采用台刈方法进行树冠改造。
4.1.5.1台刈时,将茶树地上部分枝条在离地0.05-0.10米处全部刈去,重新培养树冠。台刈切口要平滑、倾斜。
4.1.5.2台刈宜在春茶前或春茶后进行。
4.1.5.3台刈后,视实际情况,要做好深耕改土、增施肥料,加强病虫防治等工作,同时在培养树冠时,要以养为主,以采为辅,逐步过渡到正常投产。
4.2土壤改良与管理
4.2.1深耕改土
4.2.1.1每年或隔年一次,在秋茶结束后茶树根系活动旺盛时进行。
4.2.1.2用机械或人工在茶行两侧深耕,深度0.20-0.30米。平缓坡地茶园和阔幅梯式茶园,行中间可略深,树冠下应略浅,梯地单行种植的茶园在上侧深耕。
4.2.2浅耕
4.2.2.1浅耕在生产季节进行,深度在0.05-0.10米。
4.2.2.2一般在春茶前、春茶后、夏茶后各进行一次浅耕。
4.2.2.3除上述三次基本的浅耕外,还可根据所在茶园的土壤板结情况、土壤保水蓄水能力、杂草生长情况适时进行浅耕。
4.2.3除草。杂草较多时要及时锄铲除草,或用除草剂除草。在茶苗期除草,除草剂不能喷洒在茶苗上;幼龄茶树根周围杂草用手工拔除。
4.2.4铺草在高温干旱或寒冷季节到来前的夏初和秋末,于茶行间铺草。草层厚0.10-0.15米。
4.3茶园施肥
4.3.1肥料有机肥一般有塘泥、豆饼、菜饼、禽畜栏肥及沤制的土杂肥等,作基肥用,无机肥主要用于追肥。
4.3.2施肥原则重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重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重春肥,春肥与夏、秋肥相结合;重氮肥,氮肥与磷、钾肥相结合;重根肥、根肥与叶面肥相结合。
4.3.3需肥诊断
维持茶树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0余种之多,但其中消耗量大而土壤常供应不足的是氮、磷、钾,若茶树得到的这几种营养元素不足,则表现为缺素症状。
茶树缺氮症状:生长缓慢,叶张变薄,叶子变小,叶色发黄,驻芽出现早,对夹叶大量增加,叶片提早脱落。
茶树缺磷症状:生长迟缓,叶片出现暗红色或紫红色,根系发育不良,吸收根变为褐色,显得枯燥而脆弱;老叶显暗绿色,渐渐失去光泽,最后变为枯黄并脱落。
茶树缺钾症状:生长缓慢、落叶增加,鸡爪枝增多,老叶变脆易折断。叶缘焦灼、叶片卷曲,大量诱发炭疽病和云纹叶枯病等。老叶脱落后嫩叶出现病症。
这些缺素症状,与病害、药害、肥害、湿害及旱害都有某些相似之处。诊断时除目诊外,必要时还应和叶片、土壤的化学诊断配合进行。
4.3.4施肥时期
4.3.4.1春茶前催芽肥,依当时的气候情况、茶树品种的发芽迟早及采制的茶类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中旬施入。
4.3.4.2夏茶前追肥,春茶结束后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
4.3.4.3秋茶追肥,夏茶结束后,6月下旬至9月中旬期间分期施
4.3.4.4秋冬季施基肥,结合深耕在10-11月施入。
4.3.5施肥量及各期分配
4.3.5.1幼龄茶园,施肥应氮、磷、钾并重,年用量如下:
1-2年生,每公顷施纯氮35-75公斤,氮、磷、钾三要素用量比例为1:1:1。
3-4年生,每公顷施纯氮75-100公斤,三要素用量比例为2:1.5:1.5
5-6年生,每公顷施纯氮100-150公斤,三要素用量比例为2:1:1.
4.3.5.2生产茶园,以氮为主,辅以磷钾,施肥量参照产量确定。干茶产量在3000公斤/公顷以下茶园,每生产100公斤干茶施用纯氮10-12公斤,三要素用量比例为2:1:1。3000公斤/公顷以上茶园每生产100公斤干茶施纯氮15公斤,三要素用量比例为4:1:1~1.5,生产红茶时要增加磷、钾肥用量。
4.3.5.3氮肥分基肥及各季追肥多次施用;磷钾肥一次性的作基肥施入,必要时亦可作追肥应用。
4.3.5.4氮肥施用量分配基肥和追肥之比为30-40:60-70,茶叶单产高的茶园,追肥比重高于单产低的茶园。追肥分配,春、夏、秋三季为40:30:30。
4.3.6施肥方法
4.3.6.1根际施肥,在树冠下茶行两侧开条沟,施基肥时开沟深0.20-0.30米,施追肥开沟深0.10米,施入肥料后覆土。
4.3.6.2根外追肥,作为根际施肥的辅助措施。当茶树新梢生长至一芽一、二叶开展时,选阴天,多云天气或傍晚进行。将树冠叶片正背面均匀喷湿。常用肥料浓度,尿素0.3-0.5%,过磷酸钙0.5-1.0%,硫酸钾0.5-1.0%。
4.4.茶园水分管理
4.4.1在茶树生长期,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70-80%,空气相对湿度80-90%
4.4.2应经常维修和保养茶园排灌蓄水系统。
4.4.3旱害预防
4.4.3.1易干旱地块在坡地茶园上方和园内加设横水沟。
4.4.3.2幼龄茶园,采取浅耕、培土护蔸、追施肥料、种植绿肥、清除杂草等措施,减少水分蒸发,保蓄水分。
4.4.3.3成龄茶园采取深翻改土、铺草、浅耕等措施,提高蓄水能力,减少水分散发。
4.4.3.4当土壤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时进行灌溉。一般而言,高温季节,连续7-10天不下雨或中午嫩叶出现轻度萎凋时进行灌溉。
4.4.4湿害预防低洼积水地块,开设排水沟,使地面径流不能在低洼处滞留。
4.5冻害防治
4.5.1冻害预防
4.5.1.1新建茶园宜选择良好的地形,采用抗寒良种,营造防护林带,深垦施肥。
4.5.1.2越冬期冻害预防,可根据情况,或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或加培客土,增厚活土层;或将留叶时期定在春末夏初,以成叶越冬;或在寒冷季节来临前,进行行间铺草,或在秋季套种绿肥。亦可多种措施并用。
4.5.1.3晚霜冻预防可在晚霜来临前,用稻草、杂草等覆盖茶树蓬面;或在气温降至2℃左右时熏烟驱霜。
4.5.2受冻后的护理
4.5.2.1按照受冻害的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包括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及台刈。
4.5.2.2及早进行浅耕施肥越冬期发生冻害的,要重施春茶催芽肥;萌芽期发生冻害的,及时进行根外追肥。
4.5.2.3受冻后进行轻修剪的茶树,春茶应留大叶采摘,以培养树冠。
4.6病虫防治
4.6.1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4.6.2防治方法
4.6.2.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病、虫的传入和蔓延。
4.6.2.2农业防治,采用抗病虫品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注意排水;分批多次及时采摘;进行修剪改造;中耕除草,翻耕培土。
4.6.2.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应用微生物防治茶树害虫。
4.6.2.4物理及机械防治,对茶树害虫进行捕杀,摘除,灯光诱杀,食饵诱集或诱杀,异性诱集等。
4.6.2.5化学防治,用化学农药对病、虫进行防治。
4.6.3化学防治要求
4.6.3.1开展预测预报,查虫口密度定防治地块,查害虫发育进度定防治适期。
4.6.3.2选用对口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天敌杀伤力低的药剂,不得应用茶园禁用农药。
4.6.3.3在多种虫害发生时,实行主要害虫和次要害虫兼治。
4.6.3.4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间隔期内不得采摘茶叶
4.6.3.5秋茶结束后用石硫合剂封园。
4.6.4主要病虫防治方法见下表

病虫名称防治方法
假眼小绿叶蝉一、清除茶园杂草;二、及时分批采茶;三、在越冬成虫产卵前期及虫口发生高峰期之前,选用40%乐果1500-2000倍液,25%扑虱灵1000倍液,10%天王星6000-8000倍液喷杀。喷药时应同时喷叶面、叶背及杂草。

茶叶螨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等)一、及时分批多次采茶。二、秋季将枯枝落叶清理出茶园,秋末进行修剪的亦应将剪下枝条清理出去。三、加强水分管理,改变茶园小气候条件。四、在发生高峰之前选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喹硫磷800-1000倍液、20%双甲脒1000-1500倍液,25%扑虱灵1000-1500倍液和10%天王星6000-8000倍液喷杀。
黑刺粉虱一、做好茶园管理工作,通过修剪疏枝、松土、中耕除草,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二、在各代幼虫孵化盛末期和成虫盛发期,选用40%乐果,50%马拉硫磷,50%辛硫磷1000倍液,25%扑虱灵1000倍液,10%天王星6000-8000倍液进行喷治。
蚧类(主要有长白蚧,角蜡蚧,红蜡蚧,茶梨蚧等)一、加强肥培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二、被害严重、树势衰弱的茶园进行台刈更新,同时加强肥培及化学防治。三、在幼虫孵化盛末期进行防治,可选用25%亚胺硫磷、50%马拉硫磷800倍液,25%扑虱灵1000倍液喷治。秋茶结束后可喷用10-15倍松酯合剂、25倍蒽油或机油乳剂。
茶蚜一、分批多次采茶。二、人工摘除虫梢。三、用瓢虫、食蚜蝇等天敌灭蚜。四、选用40%乐果、50%马拉硫磷1000倍液,2.5%溴氰菊酯6000-8000倍液喷治,发生不普遍时可采取挑治。
茶毛虫一、人工捕杀,摘除卵块或结合田间操作随时摘除虫群。二、在化蛹末期中耕培土、消灭虫蛹。三、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生物防治。四、在幼龄幼虫期用90%敌百虫、50%马拉硫磷、50%辛硫磷1500倍液,2.5%溴氰菊酯6000-8000倍喷杀。
蓑蛾类一、人工摘除虫囊。二、在幼龄幼虫期,选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6000-8000倍液,10%天王星15000-20000倍液喷治,喷药时应将护囊喷湿。
茶芽枯病一、选用抗病良种。二、春茶期间实行早采、勤采。三、春茶发病初期,选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托布津、50%多菌灵600-800倍液喷治。发生严重的茶园,可在秋茶结束后再喷药一次。
茶白星病
茶圆赤星病一、及时分批采茶。二、增施有机肥及钾肥,增强树体抗病力。三、在春季发病前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福美双、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治。

茶煤病一、适时修剪,加强肥培,增强树势。二、准确有效地防治黑刺粉虱和蚜虫等虫害。三、在封园后或早春用1%石灰波尔多液喷治。
茶苗根结线虫病一、选择无茶苗根结线虫的地块建立苗圃。二、销毁病株,防止病苗扩散。三、茶苗种植前,深翻土壤,将线虫翻至表土层曝晒。四、用二溴氯丙烷进行土壤消毒。五、增施肥料,提高茶苗抗病力。

4.7茶叶采摘
4.7.1采摘应根据所制茶类对鲜叶嫩度的要求按标准进行。
4.7.2 采摘同批鲜叶要求匀度好,净度高。
4.7.3 手工采茶
4.7.3.1采用提手采,掐采的采摘手法,不应使用捋,抓等手法采茶。
4.7.3.2采制名优绿茶的茶园,当茶树蓬面每平方米有10-15个茶芽符合采摘标准时为开采适期。采制大宗红、绿茶的茶园,当新梢中有10%-15%符合采摘标准为开采适期。
4.7.3.3应分批多次采茶,不应采齐大茶。
4.7.3.4幼龄茶园和成年茶园均应选择适当时期适量留叶,幼龄茶树宜以养为主,采养结合。成年茶园则以采为主,采养结合。
4.7.4机械采茶
4.7.4.1采摘大宗红、绿茶,当符合采摘标准新梢达60-80%时为机采适期。
4.7.4.2机采批次,一般春茶采摘1-2次,夏茶1次,秋茶2-3次。
4.7..4.3长期机采后,当叶层厚度小于0.1米时,应在秋季留轮新梢不采或留大叶采。
4.7.4.4机采茶园,每年春季应采用机械进行轻修剪,每次机采后7天左右进行一次掸剪,剪去树冠面突出的枝条。城阳茶叶市场茶叶铺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18724287 42872136 21365252 52523764 37642560 25603277 32771774 17745528'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179307) and MATCH(title) AGAINST('18724287 42872136 21365252 52523764 37642560 25603277 32771774 17745528'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