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叶知识> 正文
【具体介绍】
花山文岔大茶树生长在花山乡文岔上文献村,第一株海拔1762米,坡度15度。树高15米,树幅9.8米,基部径围3.14米,干径1.03米,最低分枝0.8米。春茶萌芽期为2月上旬,3月上旬开采,夏茶开采期为6个月上旬,秋茶采期为8月上旬,休眠期为11月。第二株基部径围1.85米,干径0.588米,树高10.1米,第三株基部径围1.6米,干径0.5米,树高9.95米。单株每年收干茶15公斤以上。据专家考证,这些茶树树龄不低于500年。
花山芦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古茶树属野生型乔冠茶树。生长地海拔2200米,坡度40度。第一株,树姿呈直立状,最低分枝0.3米,分成三枝,其中两枝已折断,基部径围3.06米,干径1.53米,树高20余米,第二株,树姿呈直立状,最低分枝4米,基部径围2.93米,干径1.46米,树高20米,专家考证,树龄800年左右。
现存栽培型野生古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无量山腹地,证明景东县的先民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其中的安定、漫湾、林街、景福4个乡境内的野生古茶树最具代表性。安定迤仓后山的野生古茶树群落中有一株生长在海拔2255米的古茶树,基部径围1.4米,干径达0.7米,树高20米。林街乡岩头村箐门口无量山大石门,是景东野生大茶树分布最多的地方,野生古茶树分布面积达1.5万亩,专家考证,最古老的茶树树龄约1500年。景福乡勐令村芹菜塘杨家小组海拔1820米的山地上,生长的一株野生大茶树,树姿呈直立状,树高11米,树幅6米,基部径围1.5米,最低分枝3米。该乡的公平村海拔1840米的山地上也存活有一株野生大茶树,树高12米,树幅6.7米,基部径围1.22米,最低分枝3米。树龄在300年以上。
【产地介绍】
景东属于澜沧江流域、普洱市的西北方,是野生古茶树资源丰富的县份之一。也是古老的普洱茶产区,据资料记载已有1300多年的茶叶种植、加工和流通的历史,到了清朝,景东沱茶已远销青藏高原,享有盛名。
据《景东地志征集资料》记载:“民国9年(1920)锦屏南攀箐原有茶树6000株,新植2000株,产量200公斤,运销省城(昆明);文井清凉原茶树9万株,新植15万株,200人栽培,产量2250公斤,运销大理;安定老仓原植茶树25万株,新植30万株,150人栽培,产量1000公斤,远销大理;大街、花山者干河一带新植茶树1500株,10人栽培;锦屏前所新植茶树12000株,20人栽培,产量1500公斤,远销大理。”由此可见景东的古茶树之多,收益之丰,而且已有了系统的管理、统计工作。
以下是爱茶网介绍景东一些相关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对种植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粮、蔗、畜、果、茶、烟、桑协调发展格局。粮食、甘蔗、核桃、茶叶、畜禽、烤烟、蚕桑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86863万元,粮食总产量12.78万吨;甘蔗产量17.1万吨;茶叶产量3996吨;咖啡种植2508亩,咖啡豆产量40吨;核桃种植面积155795亩,产量1927吨;烤烟种植面积25411亩,产量63730担;新鲜蚕茧产量906吨。畜牧业产值2488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6%。年末生猪存栏37.9万头,出栏21万头;大牲畜存栏11万头、出栏1.9万头;黑山羊是全县畜牧业的一大特色品种,存栏13.2万只,出栏6万只,远销广东、湖南、上海等地,并销往香港、澳门。
景东县是全国林业重点县。全县林业用地454.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4.91%,在有林地中用材林262.3万亩,防护林76.9万亩,特种用材林3.7万亩,经济林19.7万亩。全县活立木蓄积量为2454.5万立方米,其中,近熟、成熟、过熟林蓄积达846万立方米。目前,全县已形成以林板、林化为主的林产品工业体系。2005年,全县林业总产值14603万元,是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景东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实施以来,全县实行政策、科教、干部、项目、资金、服务“六进山”,建立县处领导联系贫困乡村、单位部门挂钩帮扶贫困村社、机关干部长期驻村帮社、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4个责任制,有21名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定点联系15个乡(镇),353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定点联系166个村,93个单位部门挂钩扶贫76个贫困村,2324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2269户贫困户。1999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县内异地开发扶贫项目,到2005年底,已完成10个开发区安置工作,共安置移民8876人。“九五”期间,全县共投入资金1.59亿元,使4个扶贫攻坚乡、56个贫困村、5万多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十五”期间,全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57亿元,使5.18万农村特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同时巩固了4万不稳定低收入人口的温饱。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完成2500户茅草房改造,改善了1.05万人的住房条件。上海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新中国成立时,景东县没有现代工业。如今已形成以林产、蔗糖、水电、建筑材料等为主的各门类工业。2003年末,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8955万元。主要产品金铃牌松香、松节油荣获云南省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称号,远销国内外。以优质核桃为原料的郝思嘉牌核桃乳荣获北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金奖、全国“科技之光”成果金奖,云南省第四届青少年运动会指定饮品及省名牌产品称号;把边乡牌白糖产品被全国糖业研究检测检验中心评为优质产品,产品畅销省内外。茶叶二维码茶叶蛋和酸奶
景东野生古茶树
2021-02-09 13:05:06热度:177°C
景东野生古茶树主要分布在哀牢山和无量山海拔1100—2800米的群山中。其中以花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最具代表性。
【具体介绍】
花山文岔大茶树生长在花山乡文岔上文献村,第一株海拔1762米,坡度15度。树高15米,树幅9.8米,基部径围3.14米,干径1.03米,最低分枝0.8米。春茶萌芽期为2月上旬,3月上旬开采,夏茶开采期为6个月上旬,秋茶采期为8月上旬,休眠期为11月。第二株基部径围1.85米,干径0.588米,树高10.1米,第三株基部径围1.6米,干径0.5米,树高9.95米。单株每年收干茶15公斤以上。据专家考证,这些茶树树龄不低于500年。
花山芦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古茶树属野生型乔冠茶树。生长地海拔2200米,坡度40度。第一株,树姿呈直立状,最低分枝0.3米,分成三枝,其中两枝已折断,基部径围3.06米,干径1.53米,树高20余米,第二株,树姿呈直立状,最低分枝4米,基部径围2.93米,干径1.46米,树高20米,专家考证,树龄800年左右。
现存栽培型野生古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无量山腹地,证明景东县的先民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其中的安定、漫湾、林街、景福4个乡境内的野生古茶树最具代表性。安定迤仓后山的野生古茶树群落中有一株生长在海拔2255米的古茶树,基部径围1.4米,干径达0.7米,树高20米。林街乡岩头村箐门口无量山大石门,是景东野生大茶树分布最多的地方,野生古茶树分布面积达1.5万亩,专家考证,最古老的茶树树龄约1500年。景福乡勐令村芹菜塘杨家小组海拔1820米的山地上,生长的一株野生大茶树,树姿呈直立状,树高11米,树幅6米,基部径围1.5米,最低分枝3米。该乡的公平村海拔1840米的山地上也存活有一株野生大茶树,树高12米,树幅6.7米,基部径围1.22米,最低分枝3米。树龄在300年以上。
【产地介绍】
景东属于澜沧江流域、普洱市的西北方,是野生古茶树资源丰富的县份之一。也是古老的普洱茶产区,据资料记载已有1300多年的茶叶种植、加工和流通的历史,到了清朝,景东沱茶已远销青藏高原,享有盛名。
据《景东地志征集资料》记载:“民国9年(1920)锦屏南攀箐原有茶树6000株,新植2000株,产量200公斤,运销省城(昆明);文井清凉原茶树9万株,新植15万株,200人栽培,产量2250公斤,运销大理;安定老仓原植茶树25万株,新植30万株,150人栽培,产量1000公斤,远销大理;大街、花山者干河一带新植茶树1500株,10人栽培;锦屏前所新植茶树12000株,20人栽培,产量1500公斤,远销大理。”由此可见景东的古茶树之多,收益之丰,而且已有了系统的管理、统计工作。
以下是爱茶网介绍景东一些相关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对种植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粮、蔗、畜、果、茶、烟、桑协调发展格局。粮食、甘蔗、核桃、茶叶、畜禽、烤烟、蚕桑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86863万元,粮食总产量12.78万吨;甘蔗产量17.1万吨;茶叶产量3996吨;咖啡种植2508亩,咖啡豆产量40吨;核桃种植面积155795亩,产量1927吨;烤烟种植面积25411亩,产量63730担;新鲜蚕茧产量906吨。畜牧业产值2488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6%。年末生猪存栏37.9万头,出栏21万头;大牲畜存栏11万头、出栏1.9万头;黑山羊是全县畜牧业的一大特色品种,存栏13.2万只,出栏6万只,远销广东、湖南、上海等地,并销往香港、澳门。
景东县是全国林业重点县。全县林业用地454.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4.91%,在有林地中用材林262.3万亩,防护林76.9万亩,特种用材林3.7万亩,经济林19.7万亩。全县活立木蓄积量为2454.5万立方米,其中,近熟、成熟、过熟林蓄积达846万立方米。目前,全县已形成以林板、林化为主的林产品工业体系。2005年,全县林业总产值14603万元,是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景东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实施以来,全县实行政策、科教、干部、项目、资金、服务“六进山”,建立县处领导联系贫困乡村、单位部门挂钩帮扶贫困村社、机关干部长期驻村帮社、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4个责任制,有21名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定点联系15个乡(镇),353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定点联系166个村,93个单位部门挂钩扶贫76个贫困村,2324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2269户贫困户。1999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县内异地开发扶贫项目,到2005年底,已完成10个开发区安置工作,共安置移民8876人。“九五”期间,全县共投入资金1.59亿元,使4个扶贫攻坚乡、56个贫困村、5万多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十五”期间,全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57亿元,使5.18万农村特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同时巩固了4万不稳定低收入人口的温饱。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完成2500户茅草房改造,改善了1.05万人的住房条件。上海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新中国成立时,景东县没有现代工业。如今已形成以林产、蔗糖、水电、建筑材料等为主的各门类工业。2003年末,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8955万元。主要产品金铃牌松香、松节油荣获云南省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称号,远销国内外。以优质核桃为原料的郝思嘉牌核桃乳荣获北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金奖、全国“科技之光”成果金奖,云南省第四届青少年运动会指定饮品及省名牌产品称号;把边乡牌白糖产品被全国糖业研究检测检验中心评为优质产品,产品畅销省内外。茶叶二维码茶叶蛋和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