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福:九十四老茶人的不懈探索
在二十一世纪第四个新年即将来临之际, “首届张天福茶学思想研讨会”于2003年12月8日在闽召开。为了宣传张天福先生提倡的“中国茶礼”,弘扬我国茶文化,漳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农业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共同主办了这场研讨会。来自全国的100多位茶人聚集漳州研讨张天福茶学思想。
对于来自中国茶叶界的广泛赞誉与充分的肯定,张天福先生有着清醒的自省,他认为自己只是中国茶叶界的普通一员,是茶叶科学工作的一个参与者,对他的认可折射出全社会对当代中国广大茶叶科技和茶文化工作者所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
半个世纪之不解心结
一九八0年三月,70多岁的老茶业专家张天福教授办理了退休手续。然而,这位退休老人放弃了在城市中的颐养天年的退休生活,离开省会城市福州上了山,来到位于闽东地区福安县,他于1935年创办的福建茶叶科研所,带领一批茶业科技人员,承担了福建省科委下达的重点攻关课题“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
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何以有这等热情与精力。
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老人心中有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不解心结,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将它化为现实。提起这个心结,要从50年前的一段经历说起:
20世纪40年代初,年轻的茶叶学者张天福先生在福建崇安县创立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福建示范茶厂”,随后他又出任设在崇安的中央茶叶试验场场长,从事产制武夷岩茶的研究。
40年代的武夷山地区,每年仅生产一季的茶叶。张天福先生回忆说:“当时武夷山每年5月初立夏前三天采茶、制茶,一共只有20多天的时间。这个季节山上很冷,我们都还穿着棉衣。”为了保持生产环境的一定温湿度,他和制茶师傅关在制茶厂房中,烧起了火盆。富有经验的老茶师用手工制出了一锅锅好岩茶。研究茶学的张天福意识到,制好茶与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有关,但当时的制茶师傅仅仅停留于经验之上,未能说出个道理来;而张天福先生因当时技术设备条件的限制,也难着手对此中奥秘加以探索。
在随后的30多年中,命途多舛的张天福先生一直没机会去探究这个问题。但长期在茶区生产第一线的张天福却为一个现实所苦恼,福建茶区由于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乌龙茶,质量高的茶叶所占的比例很低,一般仅10%左右。一样的原料,一样的技术,产品却参差不齐,平均产值低,造成资源的浪费,茶区农民的收入也无法提高。他想,如果能使乌龙茶的生产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质量水平上形成一个名牌产品,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羽红茶叶三大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