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老舍的迷茶情节
鲁迅饮茶着迷
伟大的文学
鲁迅(1881-1936),原姓周,幼名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989年起,改名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逐渐没落的士大夫家庭。自幼受到过诗书经传的熏陶,他对艺术,文学有很深的爱好。鲁迅的外婆家住在农村,因而,他有机会与最下层的农民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对民情民俗有很深刻的认识。这结他后来的思想发展和文学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鲁迅爱喝茶,从他的日记中和文章中记述了不少饮茶之事、饮茶之道。他经常与朋友到北京的茶楼去交谈。如: 1912年5月26日,"下午,同季市、诗荃至观音街青云阁啜茗;" 12月31日,"午后同季市至观音街……又共啜茗于青云阁"等等。 鲁迅对喝茶与人生有着独特的理解,并且善于借喝茶来剖析社会和人生中的弊病。 鲁迅有一篇名《喝茶》的文章,其中说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 从鲁迅先后的文章中可见"清福"并非人人可以享受,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命运不一样。同时,
著名作家老舍生前曾多次说过:“喝茶本是一门艺术。本来中国人是喝茶的祖先,可现在在喝茶艺术方面,日本人却走在我们的前面了。”老舍对祖国茶艺术之落后不无遗憾刘少奇的家乡是湖南宁乡县花明楼,这里的人好饮一种烟熏茶。受此影响,刘少奇也特别喜欢喝烟熏茶,解放后家乡人给他捎上一包茶叶到北京,他如获至宝,工作疲倦时,只要喝上一口这种烟熏茶,他就会精神一振,倦意全消。毛泽东也喜欢喝茶,还有吃茶渣的习惯。当年曾与诗人柳亚子在广州茶楼里一边品茶,一边探讨革命真理,后来他的诗中便有“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之句。
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著名作家。话剧《茶馆》是老舍在1957年创作了,是他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作品。也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曾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老舍创作《茶馆》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二岁时,他的父亲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巷战中阵亡。全家依靠母亲给人缝洗衣服和充当杂役的微薄收入为生。他从小就熟悉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十分喜爱流传于北京市井和茶馆中的曲艺戏剧。老舍的出生地是北京小杨家胡同附近,在那里附近有家茶馆,他总爱驻足观看里面的热闹景象。成年后,他喜欢与朋友一起上茶馆啜茗谈天。他对北京茶馆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老舍对茶的兴趣很浓,不论绿茶、红茶、花茶,他都爱品尝,一边写作一边品茶更是他的工作习惯,他的茶瘾很大,一日三换茶,泡得浓浓的。有人问道为什么写《茶馆》,老舍回答道:“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茶馆》为三幕话剧,共有70多个人物,其中50个是有姓名或绰号的,这些人物的身份差异很大,有曾经做过国会议员的,有宪兵司令部里的处长,有清朝遗老,有地方恶势力的头头,也有说评书的艺人,看相算合及农民村妇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层次。 剧本通过裕泰茶馆的盛衰,表现了自清末到民国近50年间,中国社会的变革。"茶馆"是旧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反映了旧北京茶馆的习俗,《茶馆》也展示了中国茶馆文化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