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文化> 正文

宁化“茶痴”——王云

2021-03-06 13:34:18热度:220°C

“我与茶叶打交道已有35年了。”宁化县翠云叶有限公司会客室,冬日阳光和煦,57岁的王云聊起了他与茶的不解之缘。

王云祖籍安溪。“文革”后期他在莆田读完高中,因品学兼优留在母校从事团支部工作,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一夜之间,他从学校被贬到仙游钟山国营茶场。说起那段灰暗的日子,老王刻骨铭心。当时他所做的活儿是铲草、施肥、松土、采茶。“每天劳动10多个小时,在茶场没有茶喝,只能闻到阵阵茶香。苦难是最好的老师。”就是在那时,他学到了种茶、管理茶园的真经。

1977年2月,王云从钟山茶场来到宁化,在一所中学任民办教师。“1978年修沙坪水库了,我就去了水库,做些抄抄写写的事,1981年水库完工,库区有很多适宜种茶的坡地,我建议水库领导种茶,领导很开明,采纳了建议,当年就种下80亩,两年后发展到240亩。”从此,王云成为水库种茶管茶第一人。他从安溪引进乌龙茶扦插苗,请工程队标准化开挖茶园,一时间,沙坪水库成为宁化的种茶样板,县茶叶公司多次在沙坪水库召开现场会,推广水库的种茶经验。1988年,水库让他承包茶场,一年上交3万多元,王云不负众望,成为一个种茶、管理、加工、销售的行家。

2006年,王云成立了宁化县翠云茶业有限公司。他敏锐地意识到凭借自己的经验,只要精心经营,一定能闯出一条路子来。他自己着手建茶叶基地,开始了自己的品牌发展之路。经过几年的打拼,如今他拥有红茶基地260亩,铁观音基地 1600亩。“既然选择了做茶,就要做最好的茶。”王云这样要求自己。从选苗、茶园的开挖到施肥、采摘,他走的是高标准、高品质路线。“种植一株最新品种金观音、金牡丹的成本就要一元钱,肥料全都是用超大集团的生物有机肥、复合肥,采摘按‘三叶一芽’一级青叶、二级青叶标准验收进厂,厂房的空调都是专用的智能空调……”说起种茶,老王如数家珍。当初,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制茶难度高的青酸茶,辗转省内各地学习取经,终于掌握了这项技术。“高品质就有高回报,我今年的秋茶平均价每斤达到168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100元左右,厦门、泉州的客商在我公司是坐等收购。”老王对自己选择的路子深信不疑。

怎样卖茶叶无锡茶叶店

如今,公司注册的“翠云山”茶商标获福建省着名商标,自有的茶园及茶厂所加工的产品2011年春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连续6年参加海峡两岸茶博会、林博会、农博会和省、市、县各项茶事活动,“翠云山”牌系列铁观音、红茶等品种连续获省、市名茶奖、银奖、一等奖和优质茶奖共计17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