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广成:鄂西北“茶王”
“下午采摘时,一定不能采摘这样的小芽子,不然我就无法按140元1公斤给你们付劳动报酬。”4月18日中午1点,笔者采访季广成时,他还在忙着秤、验茶农上午采摘的鲜茶叶。看到偶尔有采摘不合格的,他总是不厌其烦的逐一嘱咐茶农。“鲜茶叶过不了关,就做不出一流的‘剑王’茶。”
贷款创业期盼发家
今年48岁的季广成,家住谷城县五山镇秦家河村。2003年,在外打工10年的他,梦想着能在家乡有点出息。经过深思熟虑,他想承包村里的一片茶园和山林。可干事需要资金啊,怎么办?季广成找到了谷城农商银行五山支行。信贷员经过调查,通过林权抵押的方式,2010年3月为他办理了30万元的贷款手续,有了这笔钱,他一次性买断村里260亩茶园和1400多亩山林30年经营权,从此,一个山里汉子开始了艰辛创业。
季广成购买了新的制茶设备,对100亩茶园进行了改造,实行有机茶生产。他还把一家人搬进茶场,采用祖辈们管理茶园的办法管理茶园,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改变还不富裕的境况。可一年又一年下来,操心受累,钱却没赚几个。尽管很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
2007年他加盟了湖北玉皇剑茶叶公司,茶园的剪枝、施肥、采摘、制作等各个环节,全由专家现场“把脉”;新购置了扁型制茶机等机械,请来制茶“高手”,终于制出了“金剑”、“银剑”、“剑王”等品牌的无公害有机茶。其中“剑王”茶叶每500克卖到了1980元。当年仅“剑王”茶叶就生产了70多公斤,产品打入市场后,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喜爱。
追求品质一丝不苟
尝到“剑王”精品甜头的季广成,对“剑王”越发上心了。
为确保茶叶品质,他出资4万元,把一户居住在茶区的农户,搬到了远离茶园的地方居住。使茶园1.5公里内没有其他农户居住。“农户居住在此,他种的4亩多地,你不能保证他不打农药,打农药就可能危及到茶叶的品质。”季广成。
“我们的茶园除了上饼肥,从没上过任何化肥。”季广成的妻子卢耀菊说,“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真正的机茶。”
“茶园里怎么还有这么多土鸡?”参观季广成的茶园,笔者发现茶园内到处是土鸡。“它最大的好处是能抓虫子。鸡粪变成了最好的肥料。”
中闽弘泰茶叶龙舌茶叶“我在这里干了10年,茶园内从没打过农药。”技术骨干李荣保说,“如果使用农药化肥,这些茶叶送出去送检,无论如何也不会被认定有有机茶叶。”
诚实守信说到做到
他的茶园每年只在3月底至4月底采摘生产一个月的时间,其余时间就是不间断地管理,确保这一个月采摘期的叶芽能制出上好的“剑王”精品茶叶。
对此,很多人不理解,因为这样一来,季广成每年都要损失20多万元。“就是损失再多的钱,我也要坚持这样做。”
还有人不甘心地劝他:你一年只采摘一个月的茶,是不是太“亏”?季广成说,按常规是浪费了茶园资源,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剑王”一流品质,让消费者永远信赖。
当日采访时,还有80多名茶农在帮他采摘鲜茶叶。采回来的鲜茶叶,因为都是“精致叶子”,仍是140元至200元1公斤。“我们在别的茶场也采过茶,但从没有老板出过这个价格。”一位茶农说。
季广成的茶虽然贵,但依然是订单销售。这是为什么?
每一锅茶叶炒好后,季广成都要泡一杯进行长时间的观察,这又是为什么?
“就是把好茶叶最后的制作关。”季广成说,“前几天一个客户买走了2公斤茶,到了晚上我发现留于观察的茶叶汤色不对,立即上门给予更换,并多送了客户半公斤,以示歉意。”
后来,季广成追查原因,技术员说,是把两样混在了一起,导致部分茶叶不十分干,影响了茶叶汤色。“但不论如何,我们一定要以诚信为本,绝不能坏了招牌、门市。失信客户。”季广成说。
正是季广成太过较真,他在谷城县举办的鄂西北茶王大赛中,连续四届荣获“茶王”殊荣,还被评为湖北省十大制茶能手。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28302567 25671941 19410326 03262285 22854687 46871717 17170116 01161872 18724585 45850117'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297775) and MATCH(title) AGAINST('28302567 25671941 19410326 03262285 22854687 46871717 17170116 01161872 18724585 45850117'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相关推荐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www/wwwroot/guniangcha.com/e/class/userfun.php on line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