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志峰:茶百戏复活之路
“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这是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对茶百戏的描述。茶百戏,又称分茶,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艺,它仅仅运用茶和水,就能在茶汤中显现出变幻无穷的文字和图案。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而宋徽宗与文人笔会,也少不了玩茶百戏。可惜到了元朝,它渐渐消失了。
20多年前,刚从福建农林大学茶学专业毕业的章志峰,开始对茶百戏这一失传的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辗转国内外,走上了千年古茶艺的“复活”之路。
章志峰的茶百戏复活之路,从查阅古诗词、书画开始。
“北宋人陶谷在《荈茗录》中记载,‘茶百戏,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这是我能找到的古人对茶百戏的定义。”
“在宋徽宗赵佶的《文会图》中,能看到当时分茶使用的茶具,以及各种礼仪;而宋代刘松年的《撵茶图》中,用大盏分茶,小盏饮茶,这都是找回茶百戏重要的线索。”
查阅古诗词几万首,搜集了数不清的茶百戏的诗文、书画。章志峰已成为茶百戏历史的“活辞典”。
到了1997年,在武夷山农业部门工作的章志峰受省对外友好协会派遣到日本留学。在他读大学之时,指导老师曾告诉他,唐宋时期的古茶道传至日本,茶百戏与日本茶道或许有些渊源。章志峰一直记得老师的提醒,到了日本,他就借着留学的机会研究起了日本茶道。
“我在冲绳交流时,有机会到日本的农业水产部、农业试验场等学习。我接触了日本的蒸青制茶技术。中国最早加工绿茶,用的就是这种技术。特点是可以使茶叶柔软,容易捣烂成饼。”
2004年,他第二次赴日本交流,他发现,日本的抹茶是浑浊的,而且表面上可以产生有许多图案,因此茶百戏也可以是不透明的。他还看到,日本许多饮茶器皿是从宋代演变过来的,比如茶瓶、茶盏、茶筅等。
章志峰位于武夷山市区的家中,就摆放着这些工具。“这些在国内失传了的器具和技艺,在日本都能看到。就像茶筅这种搅拌工具,在国内泡茶已经不用,但它能使茶百戏图案有深浅变化。”
回国后,章志峰就开始一次次地做试验。他不再使用散茶,而是使用了从日本学来的蒸青技术,这种技术使用的高温,去梗、压榨等,制作出了坚硬的茶饼。经过数百次不同茶树品种、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各种茶原料的团饼茶加工、各种演示技法的大量实验,终于解密茶汤搅拌后形成的悬浮液是形成图案的关键,并有了稍纵即逝的图案,虽然不稳定,但是给了他非常大的鼓励:这个方向对了。
随着不断尝试,他的加工技术也进一步完善。2008,图案初步显现,并能持续几十秒;2009年春天,图案在绿茶中持续显现半小时。成功了!
使用绿茶试验成功后,他又把经验扩展到乌龙茶、红茶、白茶等六大茶类。2010年,茶百戏被武夷山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也成为了“非遗”传承人。
茶百戏虽然“复活”了,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永远“活”下去。它失传过一次,当然可以有第二次。于是,章志峰很快进入了“传承人”的角色。
创新和试验一直没有停过。2011年,他成功地实现了多色彩的多层显现,使得图案具有阴阳交错效果,更具有表现力。茶汤的稳定性也在不断提高,到现在可以持续六七个小时。
他还尝试同一茶汤中不同色彩的叠加效果、在同一茶汤中出现多幅图案的效果,在他的一次又一次实验中纷纷实现。
宣城茶叶红酒加茶叶“与古代文书不同的是,茶百戏是液态表现中国字画的艺术,在同一个茶汤中通过不断搅拌,形成多个图案,有灵动和变幻的特征,使得绘画形式从固态转到液态,能很好地突出韵味和内涵。既是古典的历史文化,也是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
近年,他还在刊物上发表介绍、分析分茶技艺的论文,今年又出版了第一部关于茶百戏的专著,使得茶百戏的技艺有了理论高度和系统的介绍,也让这门技艺的传承有了更好的载体。
如今,越来越多人上门来向章志峰求学,他更希望能为茶百戏做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让这个失而复得的千年茶艺流传开来、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