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落实科学发展观选准茶叶生产的突破点
十七大报告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科学阐述。科学发展观,需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具体的,不是空洞的,可运用到各项具体工作中,科学发展观既是战略思想,又是发展中确定的原则,在不违背其精神实质的前提下,方法上应有创造性精神,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得更有效。
2007年,石阡县委、政府根据省地加快茶叶产业建设的部署,提出了在2015年建设茶叶基地20万亩,2007年当年发展新茶园2.5万亩,达到10万亩的目标。发展茶叶产业,是石阡县多年来走农业产业化路子,探索发展多种产业的路上精选出的一个朝阳产业。县委政府分析认为:一是自"非典"以后,茶被公认为一种健康饮料,茶的需求量增大;二是全国知名的茶叶产量增产不多,甚至一些发达地区,受到城镇化、工业化的影响,茶叶基地还有被挤占的情况;三是石阡自古以来就是茶区,茶叶以香甜可口、回味悠长著称,坪贯茶叶曾以贡茶闻名于世,有种茶的传统优势。近几十年来,石阡碧龙茶、石阡苔茶都先后获全国茶叶评比金奖;四是在增加农民收入上,茶叶的比较效益大大优于现有的其他产业。由于以上原因,党委政府与群众都看到发展茶叶产业的光明前景。政府要求种茶,群众的积极性很快就调动起来了,男女老少上山种去了,外出打工的回来种茶了,政府和群众想在一起了,一时间,石阡到处呈现出种茶的繁忙景象。仅一个冬春,全县就实现了种25000亩茶的目标。
以甘溪乡为例。这个乡是省级100个一类贫困乡之一,全乡面积158平方公里,14000多人主要居住在著名的佛顶山下,耕种土地很少,平均每人的耕地面积只有0.7亩,且大多在沟谷两岸,一遇涨水,沟谷两岸庄稼就会毁于一旦。尽管甘溪乡人民勤劳吃苦,却由于居住环境恶劣,多年来缺粮断粮现象是常事。另外一方面,凡到过甘溪的人都会感叹,甘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鉴于甘溪的情况,省委省政府对甘溪人民非常关心,从2003年起,省委省政府把甘溪乡列为全省100个极贫乡之一,集中人力财力,派省直机关组成扶贫工作队进驻甘溪乡,至今已连续五年予以重点扶贫,累计投入扶贫资金大约2000万元,现水、电、路、通讯、学校等基础设施已大为改观,群众生活也比五年前好多了。但老百姓长期的生计在哪里,还是没找到。这是摆在县乡领导乃至各级政府面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直到2005~2007年,县委政府号召大种茶叶,乡领导想干又苦于没有土地,才走出去到周边省份考察学习,看到湖南利用草山草坡开发种水果,四川岷山利用草山草坡开发种茶后才茅塞顿开,原来草山草坡还有这么大的利用价值,且种上水果和茶叶后并没有破坏生态。甘溪缺少别的资源,唯独不缺草山草坡。甘溪人民行动起来,仅2007年甘溪乡利用环绕佛顶山周边的草山草坡和残次林地带,新发展茶叶基地近6000亩,其中四野坪2500亩,四方印1000亩,大水沟600亩,山里头500亩,老寨坡500亩,肖家岩500亩。在一个乡范围内新发展一个产业,必然会带来局部环境的变化。老百姓在整地种草的过程中,用传统的方式烧掉了山坡上的杂草的同时,也烧掉了零星的残次林。一时间,干部群众有不同看法,这是不是破坏生态,毁林种茶?县委政府知道情况后,多次讨论认为,应该要以人为本,多站在老百姓一边看待问题,应该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把保护生态和发展产业结合起来,绝不能把保护生态与发展产业对立起来。大家一致认为,在佛顶山保护区外,老百姓居住区内,开发草山草坡种茶,既能保护生态,又能解决老百姓长久的生计,达到生态和经济双赢。在佛顶山保护区周边种上几千亩茶叶以后,自然就为保护区建起了天然的"防火墙",是件大好事。
针对甘溪的做法,为了鼓励老百姓种茶的积极性,规范老百姓开发荒山草坡种茶的行为,县委书记杨德华提出了用生态化理念发展产业,用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的观点指导全县发展茶叶产业,县委政府同时也作出决定,对个别借种茶之机,不经批准毁林种茶的行为,要予以严肃处理。现石阡已发展茶叶基地10.5万亩,仅甘溪到2008年底可望达到近万亩茶园,甘溪群众人均达0.8亩,投产后,按现市场价每亩3000元计,人均每年仅此一项就可收入2000元以上。
老干烘茶叶茶叶机械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