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文化> 正文

古代名人与茶八轶事

2021-02-07 12:49:17热度:138°C

(一)陆羽闭门写《经》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东岗子、桑苎翁,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奉为“茶圣”。他写《茶经》有一段为人知的故事。即唐天宝五年(746),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陆羽出众,聪明好学,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天宝十一年(752)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当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与崔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天宝十三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洲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品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唐肃宗乾元三年(760),陆羽从南京栖霞山麓来到浙江湖州苕溪,隐居山间,闭门著述《茶经》。其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藤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尽兴,大哭而归,当时不知其性格者误称他“楚狂接与”。陆羽在唐代宗时曾封为“太子文学”等多种官职,但均未到职。他一生鄙夷权践,酷爱自然,坚持正义,本书前面提到的《六羡茶歌》正体现他的个人品质。

(二)陆纳以茶果迎宾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时人赞其“恪勤贞固,始终勿渝”,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物。晋《中兴书》载有这样一件事: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见叔父未作准备,但又不改去问他,于是私下准备了可供十几人吃的菜肴。谢安来了,陆纳仅以茶和果品招待客人。陆?就摆出了预先准备好的丰盛筵席,山珍海味俱全。客人走后,陆纳打了陆?四十棍,教训说:“汝既不能兴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

(三)王安石辨水考苏轼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难以除根。太医院属饮阳羡茶,并须用长江瞿塘中崃水煎烹。因苏东坡是四川人,王安石曾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

不久,苏东坡亲自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命人将瓮抬进书房,亲以衣袖拂拭,纸封打开。又命僮儿茶灶中煨火,用银铫汲水烹之。先取白定碗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起倾入,其茶色半晌方见。王安石问:“此水何处取来?”东坡答:“巫峡。”王安石道:“是中峡了。”东坡回:“正是。”王安石笑道:“又来欺老夫了!此乃下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大惊,只得据实以告。原来东坡因鉴赏秀丽的三峡风光,船至下峡时,才记起所托之事。当时水流湍急,回溯为难,只得汲一瓮下峡水充之。东坡说:“三峡相边,水一般样,老太师何以辨之?”王安石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是细心察理。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太基官知老夫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离席谢罪。

(四)李清照夫妻饮茶考记忆宋代著

名词人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记有她与丈夫赵明诚回青州故居闲居时的一件生活趣事:

“……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分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李清照、赵明诚夫雪在饮后间隙,一边饮茶,边考记忆,给后人留下“饮茶助学”的佳话,亦为茶事添了风韵。

(五)送贡茶父子升官宋徽宗赵佶嗜茶,宫廷斗茶之风盛行,为满足皇室奢糜之需,贡茶品目数量愈多,制作愈精。宋徽宗大量提拔与贡茶有功官吏。据《茹溪淦隐丛话》等载,宣和二年(1120),漕臣送可简创“银丝水芽”,制成“方寸新夸”。这种团茶色白如雪,故名“龙团胜雪”。郑可简因此而受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以后郑可简又命他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得到一种叫“朱草”的名茶,郑可简则令自己儿子去进京贡献。果然也因贡茶有功而得官。当时有人讥讽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其子得官荣归故里时,大办宴席,亲朋云集,热闹庆贺。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侥幸。”他侄子因朱草被夺,愤愤不平,即对一句:“千里埋怨”。

(六)司马光、苏东坡斗茶斗智唐宋时期文风大盛,而文人雅士又以尚茶为荣,不仅嗜好品饮,而且参与采茶、制茶,于是斗茶之风兴起,范仲淹的《斗茶歌》曰:“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而这种“茗战”之乐,也确实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人们聚集一堂斗茶品茗,讲究的还自备茶具、茶水,以利更好地发挥名茶的优异品质。相传有一天,司马光约了十余人,同聚一堂斗茶取乐。大家带上收藏的最好茶叶、最珍贵的茶具等赴会,先看茶样,再闻茶香,后尝茶味。按照当时社会的风尚,认为茶类中白茶品质最佳,司马光、苏东坡的茶都是白茶,评比结果名列前茅,但苏东坡带来泡茶的是上雪水,水质好,茶味纯,因此苏东坡的白茶占了上风。苏东坡心中高兴,不免流露出得意之状。司马光心中不服,便想出个难题压压苏东坡的气焰,于是笑问东坡:“茶欲白,墨欲墨;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两物?”众人听了拍手叫绝,认为这题出得好,这下可把苏东坡难住了。谁知苏东坡微笑着,在室内踱了几步,稍加思索后,从容不迫地欣然反问:“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众皆信服。妙哉奇才!茶墨有缘,兼而爱之,茶益人思,墨兴茶风,相得益彰,一语道破,真是妙人妙言。自此,茶墨结缘,传为美谈。

(七)吓煞人香碧螺春江苏太湖洞庭山上的名茶碧螺春,有好多生动的传说。其一是姑娘碧螺春与其伙伴阿祥的爱情故事。一年初春,太湖中有恶龙作怪,为害百姓。阿祥与之斗了七天七夜,缍斗败了恶龙,自己也精疲力竭,病倒在床。碧螺姑娘亲自照料,并采摘山上茶叶,疗好了阿祥的重伤,自己却劳累而逝。阿祥把碧螺姑娘葬于茶树之侧,并精心培育。人们为了纪念碧螺,而称此茶为碧螺春。另一则事故,流传亦很广泛。说东洞庭黄厘峰上有奇香,被误认为妖精作崇,而被一位胆大勇敢的姑娘发现采摘,收于杯中。她走到哪儿,香到哪儿。连姑娘也惊奇得大叫起来:“吓煞人香。”当时,人们问她是什么茶?她

随口而答:“吓煞人香”。后来,康熙皇帝下江南,到此一游,饮到此茶十分高兴,欣然命名为“碧萝春”,后又根据其外形似螺而更名为碧螺春。

(八)林凤池赶考得香茗冻顶山是台湾省凤凰山的一个支脉,海拔700多米,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所以冻顶乌龙实不是因为严寒冰冻气候所致,那么为什么叫“冻顶”呢?因为这山脉迷雾多雨,山陡路险崎岖难走,上山去的人都要绷紧足趾,台湾俗语称为“冻脚尖”。所以此山称之为冻顶山。相传在一百多年前,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住着一勤奋好学的青年,名林凤池,他学识广博,体健志壮,一年前他听说福建省要举行科举考试,就很想应试,可是家境贫寒,不能成行。

乡亲们喜欢林凤池为人正直,有学识,有志气,得知他想去福建赴考,就相约跑来对他说:“凤池,你想去考是好事!去吧,有困难,大家帮你。”说罢大家就慷概解囊,给林凤池凑足了足够的路费。第二天即拜别乡亲上路了。不久林凤池果然金榜题名,考上了举人并在崇安县衙就职。林凤池决定回台湾探亲,在回台湾前邀同僚一起到武夷山一游。上得山来,只见山上岩间长着很多茶树,又听说树上的嫩叶做成乌龙茶,香高味醇,久服有明目、提神、利尿、去腻、健胃、强身的作用。于是向当地茶农购得茶苗36棵,精心带土包好,带回台湾南投县。乡亲们喜出望外,又见他带来福建的乌龙茶苗,格外兴奋,他们推选几位有经验的老农,仔细地把36棵茶苗种植在附近最高的冻顶山上精心管理。台湾气候温和,茶苗棵棵成活,不断吐着绿油油的嫩芽,接着,人们按照林凤池介绍的方法,采摘芽叶,加工成乌龙茶。这茶山上采制,山下就闻到清香,而且喝起来清香可口,醇和回甘,气味奇异,成为乌龙茶中风韵独特的佼佼者,这就是现今台湾省“冻顶乌龙”的由来。茶叶枸杞茶叶高清图片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25372090 20903591 35914043 40435175 51751872 18721643 16437383 73834234'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161861) and MATCH(title) AGAINST('25372090 20903591 35914043 40435175 51751872 18721643 16437383 73834234'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