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文化> 正文

书为国粹 茶乃国饮

2021-02-07 12:41:31热度:131°C

香字美,品茶赏字相得益彰。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书法作为中国文化中独特的视觉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如今,茶道与书法成为了传统文化中人们喜爱的艺术。铁观音被发现于古老茶乡安溪,本身就是物竞天择的结果,几百年来,安溪铁观音秉承天、地、人、种四者有机融合,体现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社会与自然和谐共融。安溪铁观音,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支奇葩,其独具的观音铁韵,清香雅韵,独领风骚于茶叶界,“七泡余香溪月露 满心喜乐岭云涛 ”更是泛出了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的写真。

茶道 书法 交相辉映

中国着名书法教育学家周抚民先生,出生于素有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举世闻名的古都西安。他以博大的襟怀,坦然面对逆境,经受文革的洗礼,十年磨一剑,他一手的狂草,笔惊风雨,纸荡云烟,把中国书法融诗文风韵及喜怒哀乐之情于一炉。老师如竹、如梅、如松的人格魅力,视书法教育为神圣,设馆授徒,传播中华书法,通过对数千名成人和中小学生为期二十多年的实验而创立的 “学书当从大字始”学说,为中央教科所列为实验选题,老师高足遍布海内外,使万千弟子皆受恩。

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正是通过中国书法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的独响,周老师的品德力量渗透在自己的书法艺术里,他的真诚、他的善良、他的博爱、他的严于律己成就了只有他自己才可以造就的书法艺术。更重要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茶文化相辉映,与中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

2012年四月,周抚民老师带着对茶道艺术的向往和安溪铁观音的独特情谊与厚爱,特别是和安溪珍田阁茶厂苏志勇多年的忘年之交的特殊情谊,来到了闻名海内外的安溪中国茶都共品论茶道与书道。安溪珍田阁茶庄苏志勇与周抚民因茶结缘不仅是因为爱茶,更是因为二者都有着一颗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公益之心。

国饮 国粹 交融渗透

茶叶最早以药用为主,到三国、两晋时期,饮茶之风渐盛,尤其是文人雅士品茶、论茶,逐渐将饮茶融入他们的艺术活动,与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到唐以后,出现了茶宴、茶会等文化形式。文人雅士在品茶之余,或把卷清谈,说古论今,或吟诗作赋,欣然命笔,或挥毫泼墨,寄情书画。茶的功能也由实用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享受和审美的需要。茶与中国传统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茶被世人誉为“国饮”,书法被视为“国粹”。在茶和书法的发展过程中,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融台,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品茶和书法同为文人雅事,在大的人文环境中,势必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气质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很多茶人本身又是书法家,二者在操作要求、思想观念上必然会相互渗透,息息相通。共品饮、达升华,正是因为如此,周老师将书法视为一门富有感情的艺术,将感情融入笔端,每书一笔,都透着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真诚的情感,特别是边品味着安溪铁观音时,在小茶杯中透视茶里乾坤,悠然自得的心境改变着环境,就像一个观自在书者追求着书法艺术的理想境界——和谐。高级评茶师苏志勇认为基于这种书道与茶道、书法与茶韵相结合的文化将成为安溪县珍田阁茶庄发展的动向。

戒骄 戒躁 志者风骨

周抚民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六岁起习书,但在文革期间因为出身连累,他也驮过煤炭,背过青砖,屡遭批斗打击,不得已搁置墨宝。周抚民圆浑厚实的笔墨,宁静淡泊的情怀,仿佛总是陶醉在“得之于心的山山水水”中,山水相连,显示出大自然的节奏与和谐,呈现书者心灵与自然合一的形态。而苏志勇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从小生活在山沟沟里,直到17岁那年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毅然从军,在部队的两年里,狠抓实打,锻就了钢铁人生。2000年复员后,到厦门成为了一个普通的打工者。然而他却每时每刻都在思索着自己的未来,都在牵挂着珍田——那个山坳里贫穷的家乡。2006年,就毅然决然的做出了回家“创业”的打算,终于在乡贤苏兴茂老师的带领下和安溪县茶叶协会支持鼓励下组建了福建省首个茶叶专在业合作社---珍田茶业合作社,为家乡人民的共同富裕,走出一条致富的道路。

书法艺术同茶文化一样发源于中国,璀璨于东方,成为东方文明的主要象征。而书法则以其汉文化特有的艺术形式,保留着华夏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的信息。它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之一,也是一种生命的、情感的显现。它的产生、发展之游历,在我们眼前闪耀着汉民族独特的浪漫情怀。无论是晋人之风流,唐人之严谨,宋人之豪逸,还是元人之超迈,都给我们留下了古代文人一散怀抱之情趣。当周老师和苏志勇见面的那一刻起,“忘年之交”已经把一个来自80后闽南汉子和一个来自西北的学者深深牵在一起。

超越是书法艺术的生命力,也是周抚民老师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和探索。他为安溪珍田阁茶厂苏志勇挥笔“龙”的书法艺术,字可谓是书坛一绝,灵动活泼、神韵充盈,用浓墨执笔,绘成躯体,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当然,周抚民老师的书法“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状如算子的等量排列,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其成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一点一画,互相牵制,互为生发,彼此衬托;一字一行,小大参错,牝牡相衔,彼此渲染,使得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便尊称他为老师。

品茶 泼墨 行云流水

一壶清茶沁心脾,茶与书法有很多相似之处,源远流长,变化千端。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周抚民老师在品饮安溪珍田阁茶厂传统正味铁观音后,以一种浪人情怀,“以茶代酒”、“吃茶去”“茶禅一味”“以茶会友”感悟生活,领悟生命的意义写下“吟竹诗含翠,画梅笔带香”让铁观音茶乡人谬赞。

安溪铁观音素有清香和浓香之分。清香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茶叶,“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的代表性了也是适合市场口感的茶叶,其叶中的水份保持也较多一点,口感属于轻淡型的。而浓香铁观音茶要求的半发酵时间较长较重的,冲泡之后的茶汤颜色也比较浓,喝起来的感觉是醇厚甘爽。他们各自采用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制的成品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当然,安溪铁观音的加工方法综合了红茶绿茶加工方法的优点,兼有半发酵与炒制的过程,成茶带有花香、果香,一般称之为“制造香”。周抚民老师在品味安溪珍田阁茶厂高品位“皇赐”清香铁观音和浓香“珍田阁”铁观音后,就把书法家的静寂的心态进入创作了灵感,去除一切杂念,意守胸中之气。

心灵 自然 天人合一

“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茶能触发文人创作激情,提高创作效果。但是,茶与书法的联系,更本质的是在于两者有着共同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艺术特性,两者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共同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将两者永远地联结了起来。书法大家颜真卿在《春夜啜茶联句》诗中有云:“泛花邀座客,代饮引清言。” 表现的是当时文人墨客相约同饮、品茗谈艺的饮茶风尚。清幽雅致的客观环境,它往往令人神清气爽,怡然自得,中国着名书法教育家周抚民老师远在古都西安,为了身心在茶香和墨香中陶醉和徜徉,不辞劳辛,千里迢迢奔赴铁观音故乡安溪采风。而对于对书家来说,要以静寂的心态进入创作,去除一切杂念,意守胸中之气,周老师在安溪珍田阁茶厂苏志勇的陪同下品茶论道,以“以茶代酒”、“陆纳杖侄”“以茶会友” 等佳话及茶与佛教结合而逐渐显现出朴素、廉洁、宁静、清雅、淡泊、去欲、和睦、互敬而共勉,体现了茶与书法的共同美。就像周抚民老师为珍田阁茶厂写的“气腹韵味,浓香持久”一样,安溪铁观音和书法因为茶香和墨香清香宜人、荡气回肠。

书为国粹,茶乃国饮。安溪铁观音茶是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书法是“师法自然”的。茶从种植、炮制、包装、饮用,带着自然生态的本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蕴,产生了茶道、茶艺,发扬光大了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的笔墨纸砚都是自然天成和手工制作的,在书写以后,使中国文化得到升华。两者都渗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互相关联影响。不禁又想到林语堂说的另一句话,“个性的培植是道德的,也是美术的,当中需要学问和雅韵。”试想,茶文化当中如果没有书法和它连接的中国文化的浸润,茶文化也不成其茶文化。同样,书法锤炼犹如泡茶之过程,需慢慢品才有味道。一杯清茶,半本手书,尚能感悟人生。

茶叶自产自销茶叶pvc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2734610 46102590 25902066 18723643 36432590 25905091'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161337) and MATCH(title) AGAINST('42734610 46102590 25902066 18723643 36432590 25905091'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