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上记载的浙江东阳茶叶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唐代陆羽的《茶经》有“婺州东阳县东白山与荆州同”之述。唐代李肇的《国史补》中,将婺州东白与蒙顶石花、睦州鸠坑、顾渚紫笋等15处茶叶列为唐代名茶。明隆庆《东阳县志》载:茶产东白山者佳,今充贡,岁进新芽茶肆斤。
东白春芽鲜味原料是东阳木禾种,为浙江省三群体良种之一,内含物质丰富,持嫩性强,品质极佳。清《康熙志》载,“茶以东白、大盘两山为最……用少许撒茶饼中,谓之撒花,价常数倍。”说明在同样采制标准条件下,东白茶的品质明显高于其他茶。
史料说明,东白山自晋末以来即开始事茶。唐建禅林院后,香火鼎盛,当地僧民和各地游客都需饮茶,从而加速了东白山茶叶的开发,栽培采制也精益求精,四方游客频繁来往,促进了东白山茶的广泛传播,使之名扬四海。
翻看《东阳市农业志》,载有东阳市出现过的9类花色茶叶品种。
珠茶:也称平炒青,初制分杀青、揉捻、炒二青、炒小锅、炒对锅、併大锅6道工序。历史上沿用手工制茶,上世纪80年代初有了珠茶炒干机,逐步发展制茶机械化。1984年,东阳产的精制珠茶,荣获第二十三届世界优质食品金质奖。
烘青:以其芽叶肥壮、汁浓味醇闻名杭州市场,蟠松茶曾列入杭州市开头盘茶叶名单,制作工序分杀青、揉捻、烘焙三阶段。
红茶:解放前曾大批量生产,解放初已无红茶生产(现“和品红”品牌红茶又打开了发展红茶新局面)。分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
乌龙茶: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有摇青、炒青、揉捻、烘干等工序。
眉茶:初制产品称长炒青,形似眉毛,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炒干,主要外销。
东白名茶:在清明谷雨间,按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标准采摘,先经摊青,再进行杀青轻揉、炒二青、复火等工序制作而成,滋味甘醇鲜爽,回味持久。“东白春芽”和“太白顶芽”在省地历届名茶评比中多次获奖,1985年双双通过部级鉴定。
龙井茶:1985年聘请西湖梅家坞技师,当年在东白山茶场试制的部分龙井茶销往北京,获好评。以当地木禾茶良种茶树芽叶作原料,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标准芽叶,摊青、青锅、辉锅等工序炒制而成,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等特色。
毛峰:一芽二叶初展,有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保持成茶色泽翠绿,白毫显露,香味芳郁带板栗香,冲泡后芽叶成朵、汤色嫩绿、滋味鲜醇。
茉莉花茶:用烘青加工精制成花茶茶坯,再用茉莉花窨制而成。
共享茶叶清热解毒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