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的历史困惑(上)
一、武夷山是茶树的原生地么?
据苏轼《叶嘉传》称,武夷茶移植至建瓯遂有“北苑”之盛。北苑至今尚存一块南宋碑刻,叙述迄自太平兴国初(976年)的植茶始未。四川万源县一块立于大观三年(1109)“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的石碑,该茶当以武夷茶为渊源。陈椽教授考证:“武夷茶约在1400年前(南北朝齐时)就以晚甘候之名而闻名,武夷茶的起源时期一定更早于此”。
唐代最负盛名的茶是出自四川的蒙山茶。北宋诗人孙渐曾在蒙山立碑,说明“昔有汉道人,分来建溪芽”,蜀人可能不太愿意承认从建溪移植茶树至此的实事,但万源的植茶碑中有诗:“筑成小圃疑蒙顶,分得灵根自建溪”,完全将自己与蒙山认同,不就是因为同样源于武夷之故么?可以肯定的是,蒙山西汉时期就开始种植茶叶,而汉武帝平定闽越国,逃亡的越巫完全可能携茶植于蒙山之上。
许多专家通过茶文化的演化认定:茶叶的饮用是由巴蜀肇始,尔后沿长江传播。于公介先生的《中国的茶》以为西汉时传至湖荆,尔后才有可能渐至武夷一带。《茶叶贸易学》推定“到了六世纪”(南北朝的齐梁时代)茶叶繁延到沿海各省”。《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确定茶叶“是秦人取蜀以后,才渐次传播开来的”。《中国茶文化》(姚国坤等主编)认定“三国时,茶传到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因此西汉时就有茶树传播进武夷是不可能的。汉武帝灭闽越国之后,武夷山一带几为虚地,武夷山的茶是从何而来的?是否为先民由野生中发现、饮用、尔后驯化种植的呢?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以云南等地的茶树品种最为古老,但在人类将茶树驯化种植之初还有哪儿能寻到它的踪迹呢?有的学者持“同源说”,以为都是从云南移植来的,有的持“多源说”,并明确认定中国东南一带也是茶树的原生地。
十七世纪,瑞典著名植物学家林奈,在《植物种类》一书中将茶分为大叶变种和武夷变种,虽然其它植物学家也有不同的分类,但一致以“武夷种”作为中国小叶茶树的代表,由此可见武夷茶树性状特征的代表性。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提及“古人论茶,唯言阳羡,顾渚……都未言建溪”,但“建茶皆乔木,吴、蜀、淮南,唯丛茭而已,品自居下”。可见武夷山的茶,特征独具,它的品种与其它品种不同,有很大差别。《武夷山志》又引古记说“武夷茶原为野生,非人力所植,古时为一老人初献,死为山神,立庙祀之”。看来武夷山的茶可能是先民由野生驯化而来的,武夷山因此可能是茶树的原生地之一。
纳溪茶叶御品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