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鸿:一门两大师李家独有幸
李昌鸿:一门两大师李家独有幸
李<?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
鉴于对紫砂作出的贡献,其业绩被编入《当代宜兴陶瓷名家集》,载于英国剑桥1997年名人录。
分别于1937年、1939年出生的李昌鸿、沈蘧华,他们虽不是陶艺世家出身,但他们生在蜀山,自幼受到陶文化的熏陶。窑场上,那“叮叮当当”清脆的陶器碰撞声,仿佛就是他们儿时入梦的摇篮曲。蠡河里装满陶器的船只吱吱呀呀的橹桨声悠悠渐远,也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载向远方。
喝着蠡河水、闻听着陶韵音乐成长起来的李昌鸿、沈蘧华,年轻时就投身陶业,他俩在紫砂陶苑辛勤耕耘,共同的理想,使他俩走到了一起,终于结成伉俪。夫妇俩在紫砂艺术之路上携手共进,勤奋跋涉。
岁月沧桑,历史的长河流经半个多世纪,他们不断攀登一个个艺术高峰。李昌鸿于2006年12月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是年,沈蘧华也荣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一门两大师,李家独有幸,这也是中国紫砂陶艺界的一段佳话。
他们面对鲜红的大师证书,禁不住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登上一个高峰后,回头望,崎岖的艺路上,清晰地留下了他们一路走来留下的一个个奋斗的足迹、洒下一滴滴朝暮躬耕的辛勤汗水;朝前看,艺无止境,继续攀登的路并不平坦,还很漫长。
不断跋涉、不断自我超越、不用扬鞭自奋蹄,仍是李昌鸿、沈蘧华两位大师人生的信念,是他们在紫砂艺术之路上不懈追求和奋斗的目标。(节选自《紫田耕陶人》)
李昌鸿:一门两大师李家独有幸
李
鉴于对紫砂作出的贡献,其业绩被编入《当代宜兴陶瓷名家集》,载于英国剑桥1997年名人录。
分别于1937年、1939年出生的李昌鸿、沈蘧华,他们虽不是陶艺世家出身,但他们生在蜀山,自幼受到陶文化的熏陶。窑场上,那“叮叮当当”清脆的陶器碰撞声,仿佛就是他们儿时入梦的摇篮曲。蠡河里装满陶器的船只吱吱呀呀的橹桨声悠悠渐远,也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载向远方。
喝着蠡河水、闻听着陶韵音乐成长起来的李昌鸿、沈蘧华,年轻时就投身陶业,他俩在紫砂陶苑辛勤耕耘,共同的理想,使他俩走到了一起,终于结成伉俪。夫妇俩在紫砂艺术之路上携手共进,勤奋跋涉。
岁月沧桑,历史的长河流经半个多世纪,他们不断攀登一个个艺术高峰。李昌鸿于2006年12月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是年,沈蘧华也荣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一门两大师,李家独有幸,这也是中国紫砂陶艺界的一段佳话。
他们面对鲜红的大师证书,禁不住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登上一个高峰后,回头望,崎岖的艺路上,清晰地留下了他们一路走来留下的一个个奋斗的足迹、洒下一滴滴朝暮躬耕的辛勤汗水;朝前看,艺无止境,继续攀登的路并不平坦,还很漫长。
不断跋涉、不断自我超越、不用扬鞭自奋蹄,仍是李昌鸿、沈蘧华两位大师人生的信念,是他们在紫砂艺术之路上不懈追求和奋斗的目标。(节选自《紫田耕陶人》)
人物链接
李昌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1937年生,1955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大师。
多年来历任紫砂厂技术辅导、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副厂长、总工艺美术师、鸿成公司总经理、昌华公司董事长。
1984年,与沈蘧华合作“竹简茶具”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成为当代紫砂首次在国际上荣获大奖。
其作品:“丙寅大吉”“九龙组壶”“四方特奎壶”“青玉四方茶具”“一衡茶具”“高八方壶”“斗方壶”等一批作品,二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银一等奖。
李昌鸿在行业中有“获奖大户”美誉。
李大师谦虚好学,德艺双馨。工作之余喜欢习字作画,钻研紫砂理论,培育新人,传授技艺。
早期与顾景舟、徐秀棠合编《宜兴紫砂珍赏》;与唐伯年、叶龙耕合编《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的研究》等多部书籍;2002年编写《紫田耕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记载大
李大师先后发表了三十余篇有关紫砂艺术研究的论文,理论功底扎实,有独到见解,对推动宜兴紫砂文化的研究,紫砂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李大师在紫砂行业默默耕耘了五十年,尊师爱幼,不图虚名,其业绩被海内外许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鉴于对紫砂作出的突出贡献,其业绩载于英国剑桥1997年名人录和国际名人录。
1989年李大师被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
2000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后又被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沈蘧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1955年考取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大师,1958年以来历任紫砂厂技术辅导、紫砂研究所研究员、鸿成陶艺总工艺美术师。于1979-1982年连续被中华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1989年获“高级工艺美术师”、1999年又被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2007年被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其作品“竹简茶具”与李昌鸿合作,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狮象王鼎”被选定在中南海紫光阁陈设;“孔雀茶具”“提梁圆壶”“思源壶”“上新桥壶”等在国内外展评中屡获大奖,被多家单位收藏。
作品多次造访台湾、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载誉而归。
鉴于对紫砂作出的贡献,其业绩被编入《当代宜兴陶瓷名家集》,载于英国剑桥1997年名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