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道 > 列表
茶道
茶道之茶的意境
茶的意境是茶道的构架,为不同时代茶事的共性: 当今的茶文化专家设想从当代的实践出发、以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上以高深着称茶道作”见仁见智”的认识,有简有详,认识深刻;但茶文化...
2020-11-30 11:10:02
不尽的茶与禅
茶、禅合一的茶道,也是一种禅门艺术,自然合乎不均齐、简素、枯高、自然、幽玄、脱俗、静寂这七种特质。因此,把这七种特质,视为‘侘数寄’的注释,应该是恰当不过的事了。被尊...
2020-11-30 11:10:01
茶禅荷韵 浮生若茶
喜欢做一个生活简单的人,喜欢用一些简单的文字来诠释自己的生活。就如同放在我面前的这一杯茶水,没有繁锁的泡茶工序。放茶,倒水,然后等待,茶好了,干萎的茶丝也舒展开来,变成一...
2020-11-30 11:10:00
“禅茶一味”思想基础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
2020-11-30 11:10:00
茶道步骤
工具:茶壶、随手泡、茶盘、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闻香杯)、茶针、茶勺、茶夹、茶壶(紫砂壶),是泡茶的咯;随手泡,是煮水的;茶盘,是沏茶时用来放茶杯的。茶托,...
2020-11-30 11:09:59
茶道与茶艺的内涵
在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泡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通常称为“茶艺”;二是精神内涵、境界妙用,也就是品茗之中寓含的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启...
2020-11-30 11:09:58
禅宗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
2020-11-30 11:09:58
中国茶道 日本茶道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是因为,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
2020-11-30 11:09:57
什么是中国茶道?
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涵蕴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三义。在中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过程,饮茶即道是终极。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
2020-11-30 11:09:56
茶道中饮茶环境的要求与设计
所谓茶境就是指茶道活动的环境,茶道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所进行的茶事活动。环境同样可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因而需要有一个与茶道精神相一致的环境。茶道活动的环境不是任意...
2020-11-30 11:09:56
禅茶一味从何来
对于以“苦、集、灭、道”四谛为真理的佛教思想,在生活中用茶来比拟,的确是最用心的。 首先,禅和茶同为苦中甘甜,回味悠长。无论多好的茶,必须用适当的开水冲泡;无论多高深的禅...
2020-11-30 11:09:55
茶禅行道
“茶禅一味”或“禅茶一味”,是茶意禅味还是禅意茶味?真正的“禅味”不仅仅是坐禅之后饮茶来说,真正意义上的禅味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也就是古德所说的:“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
2020-11-30 11:09:54
茶禅赋
品茗和抚琴、泼墨、吟诗一样,历来属雅人之雅事。品茗之雅,全在于茶。茶多生长于高山幽谷,栉风沐雨,凝霜含露,得天地之灵而赋形,故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
2020-11-30 11:09:54
茶禅相融 一物一心 不相离
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药效。史传记载,东晋僧人,已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饮茶苏(将茶与姜、桂、桔、枣等...
2020-11-30 11:09:53
传统的泡茶与倒茶方法
冲泡步骤: 烫壶:将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
2020-11-30 11:09:52
茶事活动 禅宗仪礼
茶在禅门中的发展,由特殊功能到以茶敬客乃至形成一整套庄重严肃茶礼仪式,最后成为禅事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深层的原因当然在于观念的一致性,即茶之性质与禅悟本身融为...
2020-11-30 11:09:52
茶禅一味的茶道
宗有“清规”之说,即禅宗的僧众所应遵守的规则。这种清规自百丈怀海禅师(唐代720—814)开始。百丈怀海是留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格言的着名高僧。他对中国禅宗寺院的...
2020-11-30 11:09:51
诏安泡茶法
1、特色:用于冲泡陈茶,在纸巾上分出茶形,以及洗杯的讲究。 2、冲泡步骤: 备具:首先将布巾折叠整齐,放在泡者习惯位置,茶盘放在壶的正前方。 整茶形:因泡茶所用的者是陈年茶,碎渣较...
2020-11-30 11:09:50
《禅茶一味》之佛陀的生涯
释迦牟尼佛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历史人物。例如,释迦牟尼佛的生涯并不是在降诞至圆寂的八十年时间范围内完成的。换言之,在释迦牟尼佛降诞之前的过去世生涯中,就已经开始了成就...
2020-11-30 11:09:49
心静茶至,茶至灵来
茶本就是文雅之物,国人饮茶更是早已脱离了解渴的低层次需求,在饮茶上我们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道,一种情趣,一种境界。纵观历代文人雅士,饮茶时他们所追求的也大都是一种品茗与...
2020-11-30 11:09:49
中国茶道四大流派之贵族茶道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一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求其极,很违情肯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
2020-11-30 11:09:48
茶是罗汉的自在
《法华经》云:“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茶叶经热水之冲泡,荡涤尘嚣,洗净铅华,无染清净,了断烦恼。茶漏滤出尘渣,流下自然汁液纯正茶水,象征罗汉诸...
2020-11-30 11:09:47
茶若人生 沉时坦然浮时淡然
喝茶,只有两个动作——拿起和放下。喝茶就是这么简单,拿起,然后放下。而人生,看起来繁杂的一切,其实又何尝不是这么简单?有些事何必纠结于心?有些人何必纠缠不清?很多时候,看淡一...
2020-11-30 11:09:47
茶是僧人的隐忍
茶是忍耐的象征,从采摘、做青、揉捻、焙火、冲泡,直至最后被喝掉,身经万般折腾,却能始终隐忍。佛陀涅盘后教化弟子以戒为师,茶可“涤随眠于九结,破昏滞于十缠”,因此出家人多喝...
2020-11-30 11:09:46
如何品好茶香
心静之时最爱品茶,闲来泡上一杯清茶,让身心充分浸泡在幽幽的茶香之中,仿佛时间都已停止。 百姓喝茶是一种需要,和尚饮茶是一种禅,道士品茶是一种道,而文人饮茶则是一种文化。对...
2020-11-30 11: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