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的步骤看茶道文化发展
中国茶道文化发展从茶道的步骤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①煎茶。②斗茶。③功夫茶。他们都是从不同时期的茶道的步骤而反映出来中国茶道文化发展路程。
煎茶茶道的步骤: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陆羽《茶经》始有详细记载。煎茶这个词起初是表达一个制造食用茶的一道儿工序,即用水煮搜集的嫩茶叶。茶东渡东洋长远,蒸汽杀青技术在中国基本被OUT了。炒青技术在中国绿茶生产中得以大行其道。所以煎茶这个词在中国也变得比较生疏起来。后来煎茶就渐渐被用来指代一个茶的品种了,即通过蒸汽杀青年工人艺耳制的的绿茶。今日我们所谓煎茶就是以蒸汽杀青制作而成的绿茶中的一种。 蒸青煎茶的工艺过程分贮青、蒸青、粗揉、揉捻、中揉、精揉、干燥等工序。
在煎茶前,为了将饼茶碾碎,就得烤茶,即用高温“持以逼火”,并且经常翻动,“屡其正”否则会“炎凉不均”,烤到饼茶呈“虾蟆背”状时为适度。烤好的茶要趁热包好,以免香气散失。至饼茶冷却再研成细末。煎茶需用风炉和釜作烧水器具,以木炭和硬柴作燃料,再加鲜活山水煎煮。煮茶时,当烧到水有“鱼目”气泡。“微有声”,即“一沸”时,加适量的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否则“饮之则其味不正”。接着继续烧到水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即“二沸”时,先在釜中舀出一瓢水,再用竹筴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碾好的茶末。如此烧到釜中的茶汤气泡如“腾波鼓浪”,即“三沸”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这样茶汤就算煎好了。
斗茶茶道的步骤:又叫“斗茗”、“茗战”,它是古时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斗茶源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每年春季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新茶优良次劣排名顺序的一种比赛活动。斗茶,必须了解茶性、水质,以及煎后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斗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决定斗茶的优劣有两项标准:斗茶一是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二是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
功夫茶茶道的步骤: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功夫乃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工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 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等六个动作。纳茶 打开茶叶,把它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末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纳茶的功夫就完成了。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
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 冲水一定要满,茶壶是否“三山齐”,水平面如何,这时要见功效了,好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决不溢出(冲水过多,溢出壶面是另一回事),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定。
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功夫茶的特点就是一个“热”字。几经数度工夫,最后一手就是洒茶。洒茶也有四字诀:低,快,匀,尽。“低”,就是前面说过的,“高冲低斟”的“低”。
可见从茶道的步骤可以看出来中国不同的时期的茶道文化发展,姑娘茶网http://www.guniangcha.com对茶道理解不是很多,希望大家能一起学习,多看下不同的茶道步骤,增加自己的饮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