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陆羽煮茶法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在中国饮茶史上,自唐开始,饮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茶圣"陆羽在总结唐及唐以前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亲身试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和实践,确立了陆羽煮茶法的地位。根据陆羽《茶经》所述,结合有关历史资料表明,陆羽煮茶法的主要内容有:烤茶、碾茶、罗茶和煮茶,并最终认为:要煮好茶,除了要讲究煮茶技艺外,而且还注重情趣。陆羽煮茶法的确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理论和实践,在饮茶史上,不但开创了饮茶的新风尚,推动了饮茶的普及与提高;而且提出的许多理论知识和饮用实践,对当今茶人饮茶仍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所以,深入研究陆羽煮茶法,并付诸于生活实践,必将有助于推动饮茶文化的发展与提高;而且满足了人们探奇求知的欲望,有利于提升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
Study and Practice on Lu Yu"s Tea-cooking Method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
(International Tea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ion of
Abstract: In Chinese tea-drinking history, tea-drinking was spring up in all round the country since Tang Dynasty. Through his own experiment and also based on summing up of the tea-drinking experience before Tang Dynasty, "Tea Emperor" Lu Yu put forwarde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drinking, and thus the status of Lu Yu"s tea-cooking method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in Lu Yu"s "Cha Jing" and other historical referenc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ea-cooking method include: baking tea, grinding tea, sieving tea and brewing tea. He considered that, for a good cooking of tea, need not only deliberately technique but also people"s sentiment. In tea-drinking history the establishing of Lu Yu"s tea-cooking method and thereby produced theory and practice, not only created a new tea-drinking habit, which promoted the popularizing and rising of tea-drinking, but also put forwarded many theory, 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s of tea-drinking, it is also helpful and has practical meaning for today"s tea-drinking practice. It also satisfies people"s curiosity, and is helpful for rising people"s cultural life as well.
在中国饮茶史上,饮茶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进而变为生叶煮饮的。到六朝时,中国先民饮茶,釆用的仍然是比较原始的煮茶法。这种情况,直到唐时,特别是中唐开始,随着饮茶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饮茶才开始从粗放走向精工,特别是唐代陆羽煮茶法,不但讲究技艺,而且注重情趣,从而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的实践。
一、陆羽煮茶法解读
按唐代陆羽《茶经》记载:当时"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但多种史料表明,唐时最有代表性的是饼茶。其次,是末茶。但无论是饼茶,还是末茶,虽然加工方法有別,但饮茶时,都需通过炙、碾、罗、煮等程序后,方可饮用。依据陆羽《茶经·五之煮》所述:"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贮于瓶缶之中,"然后"以湯沃焉"。或者有的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后饮用。但陆羽认为用上述方法调制的茶汤,犹如"沟渠间废水",不可取。陆羽提倡的方法重在煮。现将煮茶的主要程序简述如下。
(1)在碾茶之前,先要烤茶。烤茶时,使其"炎凉"均匀,持以逼火,待饼茶呈"虾蟆背状",进而变得卷曲,有茶香散发,又有柔软感时为止。
(2)烤茶后,趁热用纸包好,以保其香。
(3)待烤好的茶经冷却后,再将茶饼敲成小块。
(4)将碾碎后的茶,过罗(筛)后,使其呈"细米状",贮于合(盒)中。
(5)煮茶时,当用风炉和釜。当烧水至有"鱼目"气泡,"微有声"时,即烧水至一沸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以使茶味纯正。但须加多少盐,书中并未谈及。
待烧水至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即烧水至二沸时,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一定量的茶末。
当烧水到釜中气泡如"腾波鼓浪",即烧水至三沸时,若继续煮,则水已过"老",不适饮用,此时应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
唐代除采用陆羽提倡的煮茶法外,还有釆用点茶法的。这可在唐·苏廙的《十六汤品》中略见一斑。其法是先将茶末放入茶瓯,尔后用茶瓶将少许沸水注入茶瓯,将茶末调成稠膏,"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再用沸水继续向茶瓯注入。注汤时,需做到顺畅,"汤不顺通","茶不匀粹"。注汤还要做到恰到好处,少过浓,多则淡,"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若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分"。又如唐代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中提及的:"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指的也就是用点茶法饮茶。
此外,还有一些介乎煮茶法与点茶法之间的其它饮茶方法。但唐时普遍釆用的是陆羽提倡的煮茶法。
二、陆羽煮茶法作用
陆羽提倡的饮茶方法,不但讲究技艺,注重茶性;而且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同时还特别强调煮茶技艺,注重情趣,为推动饮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中唐时,由于陆羽《茶经》问世,文人学士竟向传抄,进一步推动了国人的饮茶风尚。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称:"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釆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表明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北方饮茶不多;至肃宗、代宗时,才多了起来;至德宗、建宗以后,茶就兴盛起来了。对此,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就说得更为清楚:"鸿渐(指:陆羽)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笼统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于是茶道大行。"在《全唐书·陆羽传》中也称:"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表明陆羽著《茶经》对推动与普及饮茶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陆羽煮茶法中的许多论述,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特别是作为饮茶文化的重要主体──唐代陆羽煮茶法,它既与休闲文化相关,又与旅游文化相联,人们在付出的同时,需求的是探奇求知的欲望。陆羽当时提倡的煮茶法,距今已有1200余年,当年釆用的用煮茶法饮茶,除书本上有简单记载外,已无踪影可觅。这种饮用的茶,用何法煮成?是何等模样?有何种滋味?不得而知。所以,通过唐代陆羽煮茶法的研究与实践,进而将其复原,实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文化的一种需求,它对拉动茶叶消费,提升中华茶文化,促进茶经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NextPage]
三、陆羽煮茶法复原及效果分析
为了真实地将陆羽煮茶法复原,为此,首先要复原唐代饼茶的制作技术,用唐代的制茶工艺做出饼茶。对这一问题,已有专题论及,在此不再赘述。这里,只根据陆羽《茶经·五之煮》所述,并结合"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六之饮"的相关内容,釆用山泉水、电热能(火)、瓷饮器",按陆羽煮茶技法要求,将陆羽煮茶法进行复原,以探明在当今条件下煮茶,怎样才能印证陆羽煮茶的理论与实践。同时,将陆羽煮茶法中出现的一些疑点,尽可能地给予澄清和充实。现将结果,阐述如下。
1、烤茶有讲究
烤茶的热能要大。在2千瓦热能条件下烤茶時,需离热源6~10厘米烤茶,以后,距离逐渐加大,並不断翻动,转換方向,使茶饼受热均匀,不致于烤焦。其间,茶色由深绿变为深褐,茶香由清高变为焦香。烤茶2~3分钟后,饼茶由硬逐渐变得稍软,並在表面冒出白色雾状水汽;烤茶4~5分钟,茶饼又开始由软逐渐变硬,雾汽消失;6~7分钟后,饼茶表面呈深褐色,且焦香四溢;8~9分钟后,饼茶表面烤焦,有烟焦味发生。若将上述不同時段烘烤的饼茶,经碾茶和煮茶处理,结果表明:以烘烤6~7分钟为最好。如果時间不足,不但饼茶无法碾碎,而且茶香不高;倘若時间过长,会產生烟焦味,且茶湯变得苦涩。所以,按上述条件,烤茶以6~7分钟为宜,这样烤出来的茶,香高味正,也为现代人接受。表明饼茶烘烤,以表面呈琥珀色,高香四溢,水汽停止蒸发,饼茶重新变硬,時为烘烤适度。
(1)要煮茶,首先要烤茶
(2)烤茶开始時,离火要近些
(3)烤茶要勤翻动
(4)烤到开始冒烟時,离火要遠些
(5)茶饼开始变软了
(6)继续再烤一会儿
(7)烤到茶饼颜色变褐,发出阵阵高火香時就好了
(8)烤前与烤后饼茶的比较
(9)趁热用牛皮纸包好,以便待冷却后碾茶
2、碾茶要适度
根据陆羽《茶经》所述,烤好的茶,"承热"用洁净牛皮纸包好,以免"精华之气"散失。如此,经半小時后,当茶饼整体变寒時,随即开始碾茶。
碾茶時,先要将烘干、冷却后的饼茶敲成小块;再倒入碾缽碾茶。实践表明;碾茶時,碾好的茶颗粒,一定要粗细适中。如果太粗,会拉长煮茶時间,影响茶汤质量;但如果颗粒过细,选用小于26目(孔径0.71毫米)的筛底茶,直至更细的茶粉,则为使茶湯变得混浊,直至影响茶味。多次实践证明:经煮后,从茶汤效果分析来看,茶的颗粒以16目(孔径1.24毫米)~26目间的为佳,选用这种颗粒状的茶末经烧煮后,能使茶湯发挥出最佳效果,主要表现在茶湯清明,茶味醇正,不会產生苦涩味。实际操作,如图所示。
(1)先把冷却后的饼茶敲成小块
(2)把敲成小块状的茶倒入碾钵
(3)在碾缽内将茶碾成末状
(4)把碾成碎末的茶,放在筛中筛分
(5)加盖后,进行筛茶
3、煮茶要调和
煮茶要调和,主要指的是:一要掌握好火候;二要协调好煮茶時,茶、水、盐三者用量的比例关係。经过反复实践,表明烧水至表面微有烟,並有"魚目"状气泡冒出,发出轻微声音時,当为"一沸"。〔27〕此時,水温达攝氏氏86~88℃,就要"调之以盐味"。用盐量按100毫水比例调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盐、水用量比较试验
名 称 盐 水 用 量 处 理
用水量 (毫升) 600 600 800 1000 1000
用盐量 (克) 2.0 1.7 1.8 2.0 1.8
100毫升水投盐克数 0.33 0.28 0.22 0.20 0.18
水 的 咸 淡 味 极咸 太咸 偏咸 咸淡适中 偏淡
从表可知:前两种用盐量太大或偏大,茶湯会变得又咸又苦;而最后一种用盐量来说,似乎显得平淡一些。而0.20克用盐量,既有茶味,又有咸味,咸淡适中,可以为多数人所接受。按此,每人可以根据各自口味,在每100毫升水,摄入0.20±0.02克盐之间加以调正。所以,最后确定:煮茶時的用盐量为每100毫升加盐0.20克,正负一般不应超过0.02克为上。具体操作如下。
(1)置水1升(唐制),〔28〕即600毫升煮水
(2)用红火线测温仪测得"一沸",水溫在86~88℃范围内
(3)烧水至"一沸時,多次用盐进行调味,以确定用盐量适合
(4)尝咸淡,看看放多少盐最适合
当烧水至气泡加大增多,"缘边如湧珠连泉",表面水汽增加,当为"二沸"。此時,水温达到攝氏92~93℃,当即舀出一瓢沸水待用;並用夹有节奏的向同一方向搅动釜中之水,当中心出现旋涡時;再取出适量茶末投入至旋涡中。投茶量多少,陆羽《茶经》中指出:"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嗜浓者增。"按唐代度量衡制換算,一升相当于现今的600毫升;一方寸匕相当于现今的长、宽、高分别为3.03厘米立方的容量。〔29〕而按上述提出的茶末颗粒大小,秤得一方寸匕的茶末重量为11.7克(三次平均值)。为此,对不同茶、水容量配比下烧煮的茶汤,进行了感观审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茶、水用量比较
名 称 茶 水 用 量 处 理
用 水 量 (毫升) 600 600 800 1000 1000
用 茶 量 (克) 12 8 8 8 6
100毫升水投茶克数 2.0 1.3 1.0 0.8 0.6
茶汤审评 高火香,有苦涩味,色深褐 高火香,太浓,汤褐色香高,味醇厚,汤黄褐 香高,味甘醇,汤黄褐 香欠高,味较醇,色淡褐
结果表明:每100毫升水投茶量超过1克的,茶汤滋味浓涩, 结果表明:每100毫升水投茶量超过1克的,茶汤滋味浓涩,无法接受;但100毫升水投茶量低于0.6克的,茶汤滋味偏淡,同样不合适。而每100毫升水投茶量(末)在0.6~1.0克之间的,不但香气浓郁,而且滋味甘醇。在此用量范围内,每人根据各自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1)当烧水至二沸,气泡加大增多,水温为92~94℃
(2)"二沸"時,舀出一勺水倒入茶碗中待用
(3)用筷子搅动锅内沸水,使中心部位形成之水形成旋涡
(4)把一立方寸(唐制,合3.03厘米立方)茶末,从旋渦中缓缓倒入
(5)用筷子有节奏地搅动茶湯
(6)经多人反复审评,最后确定茶与水的用量之比
当继续烧至气泡出现"腾波鼓浪",当为"三沸"。此时,水温己达到攝氏100℃,要立即向釜中投入"二沸"時舀出的那瓢水,抑制沸腾,"而育其华";随即将釜离开热源,停止沸腾,以免水"老",產生熟汤味。
(1)当煮茶至"腾波鼓浪"(三沸)時,加进"二沸"時舀出的一勺水,以止沸肓"华"
(2)止沸后,随即端下煮茶锅
(3)育"华"后的茶湯呈淡黄褐色,表面泛起异彩花纹
(4)舀茶湯分成三碗至五碗
(5)经多次对比试验,煮出了较为滿意的茶湯
(6)如果边品茶,边尝点,更是有滋有味,其乐融融
另外,陆羽按一釜之水,以煮水一升(合现今600毫升)煮茶,通常分作五碗,少则三碗。若按四碗推算,每碗的茶汤用量为150毫升左右,与现今一般茶的容量相差不多。不过,唐代人饮茶,推崇"乘热连饮之",提倡热饮,以求"精华"不渙散,这一点与现代人時尚的溫饮,是有一定差异的。
玻璃茶叶沁鸿缘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