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银针茶叶银针:银针的针,可以用来针灸
百科名片银针茶叶 银针作为词语可以表示银质的针,可以用来针灸等,也可以是动漫游戏中的武器, 同时还可以是银针白毫茶叶的简称。近年多称白毫银针,按制茶种类分,属白茶 中文学名:银针白毫 别称: 银针 亚纲:五桠果亚纲 茶叶亚种: 银针白毫 分布区域: 福建省福鼎、政和 产地 白毫银针的产地为福建省福鼎、政和两市。清嘉庆初年(公元 1796 福鼎用菜茶(有性群体)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约在1857 鼎大白茶品种茶树在福鼎市选育繁殖成功,于是1885 年起改用福鼎大白茶 品种茶树的壮芽为原料,菜茶因茶芽细小,已不再采用。政和县 1880 育繁殖政和大白茶品种茶树,1889年开始产制银针。 典故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带久旱不雨,瘟疫四起,在洞宫山上的 一口龙井旁有几 银针 株仙草,草汁能治百病。很多勇敢的小伙子纷纷去寻找仙草,但都有去无 回。有一户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志刚、志诚和志玉。三人商定轮流去找仙 这一天,大哥来到洞宫山下,这时路旁走出一位老爷爷告诉他说仙草就在山上龙井旁,上山时只能向前不能回头,否则采不到仙草。志刚一口 气爬到半山腰,只见满山乱石,阴森恐怖,但忽听一声大喊“你敢往上 闯!”,志刚大惊,一回头,立刻变成了这乱石岗上的一块新石头。
志诚 接着去找仙草。在爬到半山腰时由于回头也变成了一块巨石。 找仙草的重任终于落到了志玉的头上。她出发后,途中也遇见白发爷 爷,同样告诉她千万不能回头等话,且送她一块烤糍粑,志玉谢后继续往 前走,来到乱石岗,奇怪声音四起,她用糍粑塞住耳朵,坚决不回头,终 于爬上山顶来到龙井旁,采下仙草上的芽叶,并用井水浇灌仙草,仙草开 花结子,志玉采下种子,立即下山。 回乡后将种子种满山坡。这种仙草便是茶树,这便是白毫银针名茶的 来历。 特征 白毫银针,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 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三厘米许, 整个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冲泡后,香 气清鲜,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观也使人情趣横生。茶在杯中冲泡,即出现 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芽芽挺立,蔚为奇观。 白毫银针芽头肥壮,遍坡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所产茶芽 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所产,汤味醇厚, 香气清芬。 现今白毫银针的茶芽均采自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良种茶树。大白 茶树茶芽肥壮长大数倍于菜茶茶芽,这也许就是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 银针品味鲜、香清、汤厚。
大白茶良种茶树原料是制造白毫银针的必要的物质 基础。福鼎大白茶和政和大白茶,两个都是芽叶上茸毛特多的无性繁殖系 品种,采取压条或扦插方法进行繁殖,性状整齐。在这两个品种集中栽培 的茶园里,每当春天发出新芽,茸毛密被,曦阳照下,银光闪闪,远远望 去好像霜覆,是其它茶园里所看不到的一番景观,分外诱人。 品目 白毫银针因产地和茶树品种不同,又分北路银针和南路银针两个品目。 北路银针:产于福建福鼎,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 外形优美,芽头壮实,毫毛厚密, 富有光泽,汤色碧清,呈杏黄色,香气清淡,滋味醇和。福鼎大白茶 原产于福鼎的太佬山,太佬山产茶历史悠久,有人分析,《茶经》中所截 “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就指的是福鼎太佬山。清代周亮工《闽小 记》中曾提到福鼎太佬山古时有“绿雪芽”名茶,“今呼白毫”。如此推 来,福鼎大白茶品种和用其芽制成的白毫银针,历史相当久远矣。 南路银针:产于福建政和,茶树品种为政和大白茶。外形粗壮,芽长, 毫毛略薄,光泽不如北路银针,但香气清鲜,滋味浓厚。政和大白茶原产 于政和县铁山高仑山头,于十九世纪初选育出。政出白毫银针,则随政和 大白茶的利用应运而生。
据介绍,一九一 年,政和县城关经营银针的茶行,竟达数十家之多,畅销欧美,每担银针价值银元三百二十元。当时政 和大白茶产区铁山、稻香、东峰、林屯一带,家家户户制银针。当地流行 著“女儿不慕富豪家,只问茶叶和银针一的说法。 白毫银针纯用肥芽制成。产地不同,制法和品质略有差异。福鼎银针 早时亦称“北路银针”。采制时选凉爽晴天,将鲜针薄摊于萎凋帘,置于 日光下曝晒,待含水率达 10-20%时,摊于焙笼上(烘心盘用薄纸垫衬,以防 芽毫灼伤变黄),用文火(40-50)烘至足干。白毫银针亦称“南路银针”, 鲜针摊于水筛上,置于通风场所,晾至含水率 20-30%时,移至烈日下晒干。 晴天也可先晒后风干。毛茶经拣剔好为 银针 精茶,复火后趁热装箱。 采制白毫银针的茶树,每年秋冬要加强肥培管理以培育壮芽。翌年采 制以春茶头一、二轮的顶芽品质最佳,到三、四轮后多系倒芽,较瘦小。 台刈更新后萌发的第一轮春芽特别肥壮,是制造优质白毫银针的理想原料。 夏秋茶茶芽瘦小,不合白毫银针原料的要求,一般不采制。 白毫银针的采摘十分细致,要求极其严格,规定雨天不采,露水未乾 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全国各地芽采,人为损伤芽不采, 肥壮的单芽头,如果采回一芽一、二叶的新梢,则只摘取芽心,俗称之为抽针(即将一荛一、二叶上的芽掐下,抽出作银针的原料,剩下的茎叶作 其它花色的白茶或其它茶)。
采下的茶芽,要求及时送回厂加工。白毫银 针的制法特殊,工艺简单。制作过程中,不炒不揉,只分萎凋和烘焙两道 工序,其中主要是萎疝和晾干,使茶芽自然缓慢的变化,形成白茶特殊的 品质风格。具体制法是:采回的茶芽,薄薄地摊在竹制有孔的筛上,置微 弱的阳光下萎凋、摊晒至七、八成干,再移到烈日下晒至足干。也有在微 弱阳光下萎凋二小时,再进行室内萎凋至八、九成干,再用文火烘焙至足 干。还有直接在太阳下曝晒至八、九成干,再用文火烘焙至足填。在萎凋、 晾干过程中,要根据茶芽的失水程度进行调节,工序虽简单,要正确掌握 亦很易,特别是要制出好茶,比其它茶类更为困难。 白毫银针泡饮方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经揉捻,茶汁不易浸出,冲泡时间宜较长。一般每 克银针置沸水烫过的无色无花透明玻璃杯中,冲入 200 毫升沸水,开始时茶芽浮于水面,5~6 分钟后茶芽部分沉落杯底, 部分悬浮茶汤上部,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望之有如石钟乳,蔚 为奇观。约 10 分钟后茶汤泛黄即可取饮,此时边观赏边品饮,尘俗尽去, 意趣盎然。 功效 白毫银针,味温性凉,有健胃提神之效,祛湿退热之功,常作为药用。 对于白毫银针的药效,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有很好的说明:“太 功同犀角(一种贵重的中药),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埒(即价同金相等)。
白毫银针极为珍贵,具有降虚火,解邪毒的作用,常饮能防疫欲病。 甚至说,饮一杯白毫银针,可令人对今天生活的许多严峻事实,如通货膨 胀、经济萧条、粮价高昂等,变得心神安定。在华北被视为治疗养护麻疹 患者的良药。1982 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 30 种名茶中名列第一。 鉴赏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珍品。因其成茶芽头肥壮、肩披白毫、挺直如 针、色白如银而得名。主产地有福鼎和政和,尤以福鼎生产的白毫银针品 质为高。白毫银针外形芽壮肥硕显毫,色泽银灰,熠熠有光。汤色杏黄, 滋味醇厚回甘,冲泡后,茶芽徐徐下落,慢慢沉至杯底,条条挺立。白毫 银针性寒,有退热、降火解毒之功效。 白毫银针的成品茶,芽头肥壮,满披白毫,挺直如针。福鼎白毫,茶 芽茸毛厚,白色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白毫,汤味醇厚, 香气清芬。 白毫银针的形、色、质、趣是名茶中绝无仅有的,实为茶中珍品,品 尝泡饮,别有风味。品选银针,寸许芽心,银光闪烁;冲泡杯中,条条挺 立,如陈枪列戟;微吹饮辍,升降浮游,观赏品饮,别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