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白茶 > 白毫银针> 正文

白毫银针 无论如何,十二月,到底还是来了?(内附谣言)

网络整理 2021-12-19 08:58:28热度:159°C

《1》

好不容易,到了年末。

今年,我们依然带着口罩,依然经历了,很多不易的时刻。

翻出去年立下的愿望清单,重温和对照一下结果:

- 愿世界和平:今年似乎并不太平。

- 提高厨艺,学习一点营养学:李麻花的厨艺猛增,我的营养学则还停留在荤素搭配和减脂晚餐上。

- 多做整理,断舍离:这点做得不够,但有进步。

- 车技再提高一些:此技能原地踏步。

- 给大家带来更优质的茶:认识了不少新朋友,也偶遇了许多优秀的茶。

- 让茶圈里少点神棍,多些真相:道阻且长,我们一直在努力!

无论如何,十二月,到底还是来了。

2021年,似乎要以暖冬收尾。

当我们抬头,福州的仲冬,依然能看见三月的异木棉盛开,仿佛季节驻足在深秋,久久不忍离去。

满眼的秋色,浓得让人几乎忘记,再过五十天左右就要立春了。

而又到了每年年底的固定环节,年终总结。

今天要盘点的,是围绕在白毫银针身上的5大谣言,为你逐一击破。

《2》

白毫银针只要买芽头就行了?

谣言:近日,市面上出现了“全芽头”的白毫银针,号称等级很高。

放眼望去,一颗颗全是芽头,完全没有叶片,也没有多余的东西,故让新茶友产生了购物冲动。

真相:白毫银针的确是芽头,但并非只有芽头。

事实上,福鼎白毫银针的标准长相,是一旗一枪,旗护着枪才行。

白毫银针 无论如何,十二月,到底还是来了?(内附谣言)

所谓的“枪”,正是指银针的芽头。

由于它是茶树休息了一个冬天之后,厚积薄发的产物,因此芽头是最直的、最粗壮的、最胖的、包裹最紧实的。

中间呈笋壳状结构,能剥开5-7层。

而“旗”,则是指芽头旁边的小叶壳。

小叶壳,又叫小鱼叶,它保护着芽头,陪衬着芽头,二者感情甚笃。

它不是叶片,因为叶片是舒展的,平坦的,但这片旗是壳状。

所以,一旗一枪也并不违背国标中对白毫银针“单芽”的定义。

反之,那些没有小叶壳,只有光秃秃芽头的“独芽”,猫腻多多。

那些光杆司令,很有可能是经过剥针而来。

论芽头的饱满程度,根本比不上真正的白毫银针,不过是胜在“全芽头”。

茶友们若是遇到,请仔细分辨,不要上当受骗了!

《3》

白毫银针滋味寡淡不好喝?

谣言:不少刚接触白茶的茶友,对白毫银针的初印象是“味寡淡”。

久而久之,这种说法越传越远,越传越玄乎。

甚至于有人提出,像白毫银针口感这么淡的茶,根本不值得那么高的价格,都是炒作!

真相:这个说法很片面,主要是因为喝不懂。

白茶的工艺简朴,不炒不揉不杀青。

所以,在六大茶类中,白茶可以说是最接近自然的茶叶。

没有太过繁琐的加工,也没有太多的人工干预,为此白茶所呈现出的口感,更接近于纯天然,原汁原味。

而其中,白毫银针是最具代表性的白茶之一。

白毫银针 无论如何,十二月,到底还是来了?(内附谣言)

高山的白毫银针,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占优势,内质更加充足。

再加上精良的加工工艺,使得体内蕴含着丰富的茶氨酸、胶质物,以及迷人的芳香物质。

当大量的茶氨酸释放到汤水里,供给我们品饮,就能感受到鲜中带嫩的美妙韵味。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喝不懂,甚至说不理解茶氨酸的淳和与稠滑。

故而,把这种极具高级感的风味,形容成了“味寡淡”。

可如果我们用心品味,就会发现白毫银针清莹的毫香,优雅的花香,以及汤水中柔弱无骨、香滑细软的韵致。

因此,只有喝懂了白毫银针,才能明白鲜香醇爽是白茶的最高境界。

《4》

白毫银针只能用温水冲泡?

谣言:茶圈里,曾经一直流传着“80℃水温泡茶最好喝”的说法。

白毫银针也终究没有幸免,成为了大众心里,只适合用温水冲泡的一类白茶。

真相:这个说法很不科学。

如果说太细嫩的茶叶不适合用沸水泡,担心烫坏,可白毫银针完全不具备这些特点。

白毫银针虽看似娇小可人,弱不禁风。

可实际上,它的芽头肥壮,肥厚,是充满力量的。

茶如其名,宛如一根针,笔直有力,一点都不幼嫩。

并且,白毫银针中间的每一层,都覆盖着白毫,也就是说,5-7层笋壳,同时拥有5-7层白毫。

这些白毫又浓又密,有很好的防水效果。

如此一来,便意味着白毫银针不得不用沸水冲泡。

拥有如此多层的结构,又拥有如此多层的白毫,光是温水,怎么能把它浸润?

唯有把沸水均匀地浇注在干茶上,让白毫大量脱落,让滋味物质充分释放。

这样,才能完美地呈现出白毫银针的鲜爽感,淳和感。

白毫银针 无论如何,十二月,到底还是来了?(内附谣言)

否则,温水泡出来的白毫银针,香气弱不说,口感也略显单薄。

说到这里,难免要怀疑那些说白毫银针滋味淡的人,是否因为水温不够,没有完全冲泡出白毫银针的香气滋味呢?

个人认为,可能性极大。

《5》

白毫银针不压饼?

谣言:近日读评论的时候,发现了一条很有意思的留言:“饼茶都是垃圾,真正的春茶,真正的好茶,哪有压成饼,压成砖的?”

真相:只想告诉这部分人,快醒醒!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

时间在走,时代在变,社会在进步。

我们茶叶的制作技术,也在日益更新,日益精湛。

六大茶类里,白茶和黑茶,都有压饼、压砖的形式。

而其它茶类,如绿茶黄茶、岩茶、红茶,则以散茶形式为主。

或许在过去,压饼工艺尚未成熟,确实会损耗茶叶中的部分养分。

可到了现在,大机器时代,白茶的压饼技术也愈发成熟。

经验丰富、技术老道的制茶师傅,能够在尽可能不破坏茶叶内质的前提下,把白茶压成一块松紧适宜的饼。

退一步说,以往白毫银针不压饼,也和市场需求有关。

之前,还没有多少人知道白毫银针,也没有多少人喝得懂白毫银针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茶农们也得根据市场,来估计自己采摘的茶青数量。

茶农采得少,产量低,散茶都不多,谈何压饼?

压饼,也是有数量要求的。

《6》

白毫银针没有陈化的价值?

白毫银针 无论如何,十二月,到底还是来了?(内附谣言)

谣言:市面上,大多是老寿眉的身影,老牡丹很稀罕,老银针更是少见。

由此,便有人推断出一个结论——白毫银针不适合存为老茶,没有陈化价值。

真相:事实上,这和三者的产量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白毫银针是每年春茶季第一批开始采摘的。

采摘期很短,大约只在前7-10天。

等到天气渐渐热了,茶树生长速度加快,芽头变得秀挺,小叶壳舒张,成为了真正的叶片,便是属于白牡丹的天下了。

因此,相比主要在春茶季采摘,秋茶季少量采的白牡丹,以及春、秋两季都有大量采摘的寿眉。

只在初春短短几天能够与我们见面的白毫银针,产量并不高。

一般来说,按照产量的高低顺序,是白毫银针

量少,也就意味着能被长久储存下来的机会少。

满足日常喝茶的消耗之后,能够被长期收藏的白毫银针,便是凤毛麟角。

不过,如果能把优质白毫银针收藏起来,存为老白茶,未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而没有陈化价值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7》

每到年底,一些谣言又出来扰乱视听了。

但无论你怎么辟谣,怎么解释,都没有用。

隔段时间,还是会冒出来。

以至于,我们这些辟谣的人,反而被责备,说是我们错了,谣言说的就是真事。

面对这些指责,很无奈,也很无力。

只能回应,“你说得对”,或是“你开心就好”。

相信,真正理智的茶友,拥有自己的想法,不会人云亦云。

流言止于智者,智者在于思考。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16552633 26335088 50885375 46623459 34594071 40712646 26460312 03124214 42142294 22945234 52340312'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07681) and MATCH(title) AGAINST('16552633 26335088 50885375 46623459 34594071 40712646 26460312 03124214 42142294 22945234 52340312'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