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 在买茶时究竟选芽头“大个”好?还是选小个?
《1》
在网上看到一张帖子,里面在介绍月光白和白毫银针的不同。
光从内容看,倒是不错的科普介绍。
然而底下的评论方向,却逐渐带偏了。
有人评论说,“一眼看过去,还是选月光白好。”
呃,这是为什么?
对方接着补充回复,“芽头个大啊,福鼎的银针看起来,起码要小了一号!”
其实,按照这样的理解,是个错误。
古语有云,娶妻娶贤,而不是单独求美貌。
在买茶时,道理同样如此,不能“以貌取茶”,只肤浅地停留在外表。
那么,对白毫银针来说,在买茶时究竟选芽头“大个”好?还是选“小个”好?
《2》
芽头个大,高大丰壮的白毫银针,有伪冒之嫌。
何为白毫银针?
在白茶国标,GB/T22291-2017《白茶国家标准》的条文内容里,可以看到完整的概念解释。
“白毫银针是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捡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圈一下重点,白毫银针是有树种范围要求的,仅限以大白茶与水仙茶树的单芽为原料。
不是随便一棵茶树上采下来的芽头,都能够制作成白毫银针。
福鼎白茶里,用大白茶做出来的银针,芽头长短程度适中,肥壮饱满的茶芽,一如攒着劲的小拳头,内里由多层白毫包裹起来。
对高山银针的芽头来说,从里到外逐层剥开,能剥出5-7层之多。
并且,每一层的白毫层,都毫不吝啬地密布白毫。
一眼看去,白毫银针的芽头底色是绿的,而表面上覆盖着浓密白毫。像是翠绿的芽头上,裹着银白的雪花。难怪在古代,白毫银针还有个高大上的古名,称其为“绿雪芽”。
反观月光白,它是用云南当地的大叶种茶树单芽,并以当地的制茶方式,加工出来的成品。
按照国标,月光白不属于白毫银针。
何况,从外形上看,月光白的芽头,个头虽大,但看起来却像是弯弯的月牙。
并且芽头表面的茶毫,略微短小,不够浓密。
整体看起来,芽头呈现出来的是黄绿偏白的颜色,与古籍里的绿雪芽形象,相差甚远。
更关键的地方是,因为树种不同,月光白不具备白毫银针的毫香蜜韵。
不管是闻起来,还是喝起来,毫香都非常淡,几乎不可闻。
并且在茶氨酸含量、茶汤滋味鲜爽度上,也不如福鼎银针。
所以,当你在买白毫银针时,可别只盯着“芽头个大”这一点。
不然很容易看走眼,买错茶!
《3》
芽头太瘦、太小的银针,也不是好事。
在很多人的理解里,春茶就是采摘越好,越早采下来的,等级越高,越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但情况并非如此,这其中,有一种情况需要当心——早产针。
所谓的早产针,就是过早采下来的芽头。彼时,茶树新梢刚开始冒出来的芽头,尚未发育充足,就心急地将它采下来。
殊不料,这类模样孱弱的芽头,根本做不成好茶。
因为,这样违背自然规律的产物,先天品质就有缺陷。
十月怀胎,孩子一定要等到40周才能瓜熟蒂落。
早一天,早一周,早一个月,都不行。
不然,早产下来的孩子,身体虚,体质差,跟足月的婴儿没办法相比,唯有住在保温箱,享受特殊照顾,才能健康长大。
对于白茶来说,早产下来的芽头,发育尚未成熟。
这些早采的芽头,模样短瘦,营养不良。随手捧出一把干茶,能够发现其中有一大半的芽头,过短、过瘦、过小、过弱。
如此娇小娇弱的茶芽,等到经过萎凋与烘干,脱去了大部分水分之后,整体看起来更是瘦小,不堪一捏。
比起白毫银针“粗、肥、硬挺”等标准造型,相差极大。
更关键是,这类发育不足的芽头,品质不佳。
因为尚未发育成熟的缘故,芽头内部积累的养分物质有限。
茶氨酸,含量有限,导致冲泡出来的茶汤,鲜爽度不足。
芳香物质积累有限,容易造成冲泡后,毫香与花香等茶香表现偏弱,茶汤喝起来,鲜少有香气落水。
不仅闻起来不够香,连喝起来茶香感觉也很淡,香气表现乏力,并不持久。
另外,像胶质物、可溶性糖等内质,同样数量单薄。
会造成泡出来的茶汤,喝起来茶味淡,汤感薄,没有内涵。
不夸张地说,这类型的白毫银针,即便是从头喝到尾,也让人难以产生眼前一亮的惊喜感。
这类瘦弱、瘦小的早采银针,因为在采茶时间上太心急求成,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
做好茶,讲究水到渠成,顺其自然。
提早采茶、过早采茶,终归不是好事!
《4》
既然说,白毫银针的芽头,既然不是选“大个”好,也不是选“小个”好。
左选右选,横竖都不对。
那么是不是说,白毫银针的芽头大小无所谓,关键看整体匀称就行?
不,千万别这么想。
大家别忘了,白茶里,银针家族的成员众多。
其中有一类茶,名唤作“头采米针”,它的外形模样,就是芽头有大有小,并不匀称的。
白毫银针里,头采米针是十分金贵的存在。
每一年,只有开春后,茶树新梢芽头逐渐发育成熟后,第一批采下来的芽头,才有资格称作“头采”。
跟头茬韭菜、头水紫菜概念类似,头采米针十分难能可贵,在它的身上,蕴藏着茶树在沉默了一个冬天,厚积薄发而喷薄出来的能量,养分价值高。
然而,也正是因为头采的缘故,茶树们的生长发育速度不一致。新芽们有的大,有的小,个头并不匀称。
但是,买茶这件事,不能肤浅地停留在表面。
像胖头陀、瘦头陀般的头采米针,虽说,它们的模样并不标致,但胜在养分突出,口感绝佳,韵味出色。
何况,白毫银针作为农作产品 ,而非流水线产物,芽头大小略有出入,实属正常。
要是买到手的头采米针,横竖大小全长一个样,反而会有猫腻!
《5》
“绩优股”白毫银针,该长什么样?
其实,围绕着一款茶的长相,不应该用放大镜来看待。
一款银针,只要它的芽头粗壮,一旗一枪,白毫密布,多少不会差劲到哪里去。
并且,比起看芽头个头大小,更建议用手捏一捏。
捏上去,芽头硬挺厚实,饱满有力量,才属上品。
何况,茶叶买回来后,终归是要泡来喝的。
所以,比起看外观,更看内在实力。
以白毫银针新茶为例。
闻起来,要求是,毫香花香竹叶香等香型丰富,茶香落水明显,茶香层次丰富,香气表现持久不易淡。
喝起来,要求是,茶汤入口清爽顺滑,茶味鲜爽无比,汤感稠润,每咽下一口茶汤,都能从中品尝到美妙的香气层次。
喝过后,回甘持久,生津持久,伴随着回甘,嘴巴里能感受到如余音缭绕般的毫香、花香,美妙异常,让人念念难忘。
一句话说清,好喝,才是王道!
《6》
各大茶类里,都有采摘茶树芽头制茶的先例。
比如,绿茶里有各种“针”、“尖”、“峰”。
而红茶里,有大名鼎鼎的金骏眉为代表。
而白茶里,则要派出白毫银针为代表。
然而,在一众以芽头制成的茶叶里,它们并不以“芽头越大越好”。
像是宋朝皇家喜欢喝的雀舌,它的模样就生得极细巧,形似鸟雀的舌头,故得名。
而白毫银针,也不能一味要求它的是芽头个大。
毕竟,比起傻大个般的外形。
毫香馥郁,汤感稠滑,韵味雅致,温柔细腻,才是白毫银针的终极追求!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