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毫银针的一些事儿,你都知道吗?
《1》
茶圈里的传说,有很多。
其中,和老白茶有关的,数不胜数。
比如,很多新茶友认为,老白茶的颜色,是咖啡色的、黑褐色的,并且越老越黑。
于是乎,很傻很天真地买了一饼又一饼黑黢黢的“老白茶”。
遇到村姑陈后,才恍然大悟:“哦!原来那是做旧茶!”
又比如,很多没有见过老银针的人,认为白毫银针不值得存成老茶。
原因是,因为太嫩了,容易氧化,所以要趁鲜喝。
而市面上的老银针很少,年份高的几乎见不到,就是最好的证据。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茶界的江湖里,谣言频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多到不忍直视。
今天,就要为白毫银针正名一次!
《2》
首先,白毫银针的确是芽头,但它并不“嫩”。
我们都知道,每天的春茶季,都是白毫银针采摘的旺季。
休眠了一个冬季的茶树,萌发出了第一拨芽头,这也就意味着,白毫银针是茶树厚积薄发的最佳成果。
肥壮的芽头,上面布满了浓密的白毫,初生而顽强。
尤其是高山的白毫银针,用手捏的时候,能感受到中间是鼓鼓的,很结实。
如果用手剥开,中间呈笋壳状结构,能分出5-7层。
且每一层上面,都有白毫。
一层又一层,把芽头裹得像是一颗坚硬的子弹。
高山茶的白毫,摸起来异常顺滑,宛如小奶狗的毛发。
不仅能够防水,还有防晒、抗寒、隔热的作用。
由此可见,白毫银针虽然是芽头,但它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般幼嫩。
更不是林妹妹那样,多愁善感,总是一副娇弱的模样,让人十分怜爱。
白毫银针,就像一根“针”,有劲,有力量。
至少,春茶季乍暖还寒时的低温,都没有把它打退,反而蓬勃发出了芽。
强壮的白毫银针,又怎么会弱不禁风呢?
所以,说白毫银针“嫩”的人,想必没有真正接触过白毫银针。
亦或是,没有遇到好的高山银针,没有亲手一层一层剥开芽头,细细观察。
只因为它是芽头,看起来娇小可人,就给它下了“嫩”的定义。
况且,福鼎白茶也没有嫩料和老料一说。
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不曾有这种说法。
但凡喝过白毫银针,就会知道,那鲜爽的茶汤,劲道淳和的汤感,充满着元气。
想来,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因为对白茶了解不足,而将以往喝绿茶、红茶的经验,生搬硬套在白茶身上。
因为绿茶的芽头是幼嫩的,就认为白茶的芽头也应该是幼嫩的。
如此形式主义的喝茶方式,不可取。
《3》
至于白毫银针容易被氧化,更是无稽之谈。
细嫩的绿茶,因为主要工艺是杀青,所以容易氧化变味,需要趁鲜喝。
而白茶不同,它的工艺简朴,不炒不揉不杀青。
大量营养物质被保留了下来,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也得以存活,所以白茶在储存的过程中,可以不断陈化。
也由此,产生了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事实证明,白茶是一种适合长期存放的茶类,包括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
当然,如果白毫银针的品质不佳,或是储存不当,的确是很难顺利成为老白茶。
白茶的工艺,以萎凋和烘干为主。
因为白毫银针是芽头,比起有芽有叶的白牡丹和寿眉来说,制作难度更大。
厚实的芽头,中间有5-7层,而在制作的时候,需要把每一层都烘干烘透。
并且,要在尽量不破坏养分的前提下,让茶叶的干燥度合格,含水量低于8.5%。
有些人急于求成,用高温快烘,茶叶的内质便容易受损。
但如果烘干不彻底,含水量超标,这款白毫银针就经不起久存,很容易受潮变质。
所以,一般人不敢轻易尝试做白毫银针。
只有极老到的制茶师,经验极丰富的制茶师,才能顺利完成。
含水量过多的白毫银针,在未来的储存中,多余的水分会与茶叶发生不良反应,从而破坏茶叶的养分。
这样的白毫银针,自然是无法存为老白茶的。
即使存满了3年,也早就香气滋味尽失,并生出了种种怪味。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茶客,是因为仓储不当,导致白毫银针被存坏。
长期存茶,要遵循“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的原则。
若是没有用三层密封法,将白茶层层密封起来;
或是没有离墙离地,存放在了潮湿的环境里;
又或者,让白茶接触到了光照,才会氧化变色,进而影响香气滋味……
总而言之,不密封、不避光、不防潮……一切违反了白茶储存的做法,无论是银针、牡丹还是寿眉,都不会向良好的方向去转化。
《4》
为什么市面上的白毫银针老茶很少见?
很简单,因为量少啊!
白毫银针的产量,是白茶中最少的,远低于白牡丹和寿眉。
正常情况下,白毫银针的采摘时间,是在春茶季的前7-10天。
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一年中属于白毫银针的时光,绚烂而又短暂。
产量低,也就意味着白毫银针十分珍贵,价格高。
而将它买回家之后,既要满足日常品饮的需求,又想长长久久地储存下来。
可想而知,经过几年之后,留下来的老银针,必然是凤毛麟角。
故而,市面上的老白茶,大多是寿眉。
寿眉产量较大,且经过压饼之后,更方便储存。
这就导致了老寿眉比较多见,而老银针,则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白月光。
还记得2016年的时候,在方大师家里,有幸目睹了他存的2008年牡丹王。
长得跟白毫银针很像,同样是胖胖的芽头,那时已经有整整8年历史。
打开之后,扑面而来的药香、毫香,太迷人了。
而试想一下,如果白毫银针真的不值得存为老茶,那方大师为什么要存牡丹王,还存上8年之久呢?
以方大师的名气,想要把这些茶卖出去,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辛辛苦苦这么多年,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可见,把白茶存好了,存老了,是有好处的。
正因为如此,自己和李麻花,也存下了一部分白毫银针。
当然,因为太珍贵,平时根本舍不得喝。
把它们小心翼翼地密封起来,存在仓库里面,用抽湿机和空调,保护它们的周全。
相信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假以时日,能收获一批独一无二的老白茶。
《5》
喝茶的乐趣,在于品味。
有些茶客闲来无事的时候,就会坐在茶桌前,用盖碗认认真真地冲泡,仔仔细细地品尝。
把每一冲的香气滋味,记录下来,并写下日期。
等到时隔半年或一年,再取一泡出来喝,感受风味的变化。
这样,一年、两年、三年下来,也算是真正陪这款白茶走过了青春年华。
对白毫银针有诸多误解,其实不难理解。
身居高位,高处不胜寒。
并且,亲眼见过并亲身喝过好银针的人,太少了。
而身为茶客,还是要避免道听途说。
多看看国标,学习正确知识,才不会被人误导,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