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的由来及故事传说
黄山毛峰,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又称徽茶。黄山毛峰有着“绿色金子”美誉,当然的,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茶叶,那对于黄山毛峰的由来及故事传说大家了解吗?不了解的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黄山毛峰茶的历史,其实是可以追溯到盛唐时期。而咋1200年前的盛唐时代,黄山本属于歙州,后面又划分为徽州。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
其实这一茶叶名字的由来,在清明时期才确定。到了清明前后,黄山上经过挑选采摘的茶叶,后面才正式命名为“黄山毛峰”。在黄山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除了在国内享受盛名外,黄山毛峰在1875年的时候,在上海,因为得到了英国商人的好评,所以在上海地区,黄山毛峰是很受欢迎的。后来“谢裕大茶号”上批量加工洋庄及少量黄山毛峰出口,享有“名震欧洲四、五载”之雀,当黄山毛峰运往关东(东北营口),时称奉庄“谢裕大茶行”销售,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然后销向华北,遂名扬天下。
黄山毛峰采摘要求
除了采摘时间之外,黄山毛峰的采摘要求也非常高。人工手采时,应尽可能把对平叶和生长不正常的芽叶采下来。幼年茶树应“以养为主,以采为辅,打顶护边,采高养低,轻采华侨茶叶发展基金会执行会长钟辉养蓬”;成年茶叶“以采为主,以养为辅,采养结合”。采摘时切忌用指甲掐下茶叶,也不可用手捏紧茶叶。严防采光叶片,采碎芽叶,也不可折断枝条,或老嫩一把捋的做法。
黄山毛峰的产地
黄山毛峰首创于黄山南麓一个名叫曹溪的小村庄,在民国时期被改名为如今的富溪。富溪是生产黄山毛峰的主要产地之一。其地形在山坳一条漕溪贯穿南北穿村乃是黄山毛峰的发源地。富溪村内的茶园连连其中以充头源茶园较为出名。经过富溪村下站我们来到了汤口。
汤口是黄山风景区的一个外围,汤口与岗村及杨村和芳村在历史上还被人称之为四大名家。此地的山坳、盆地、缓坡等,只要是有土壤的地方就会看的到茶树的身影。如此纯天然的生态环境无需任何加工种施料植出来的绿色茶叶,其质量可谓是天然的好。
黄山毛峰品质特征
1、叶底
黄山毛峰的干茶颠末冲泡往后,去掉茶汤后,留下的叶底嫩黄肥壮,丰满丰富,匀称成朵,整体看起来鲜亮。
2、形状
黄山毛峰的形状要匀称,碎茶和杂质很少,假如黄山毛峰的形状混乱的,多碎茶的,有茶梗的,声名品格不是很好。
3、滋味
黄山毛峰的味道有些苦涩,喝完往后,尚有口齿留香,回味时刻长的味道越是浓重,品格差的品尝的味道有苦涩味,没有清鲜甜味。
4、颜色
黄山毛峰的颜色较量纯正,有光芒的品格好,当茶叶的颜色惨淡,颜色杂的不要选购,茶汤颜色是豁亮清楚的品格好,品格差的茶叶茶汤颜色是暗深的。
5、香气
香气越弄浓的茶叶品格越好,会有些兰香和板栗的香味,茶叶香味平淡,没有香味的,声名品格欠好。
黄山毛峰制作工艺
1、杀青
用直径50厘米左右的桶锅,锅温要先高后低,即150~130℃左右。每锅投叶量,特级200~250克,一级以下可增加到500~700克。鲜叶下锅后,闻有炒芝麻声响即为温度适中。单手翻炒,手势要轻,翻炒要快(每分钟50~60次),扬得要高(叶子离开灶面20厘米左右),撒得要开,捞得要净。杀青程度要求适当偏老,即芽叶质地柔软,表面失去光泽,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即可。
2、揉捻
特级和一级原料,在杀青达到适度时,继续在锅内抓带几下,起到轻揉和理条的作用。二、三级原料杀青起锅后,及时散失热气,轻揉1~2分钟,使之稍卷曲成条即可。揉捻时速度亦慢,压力宜轻,边揉边抖,以保持芽叶完整,白毫显露,色泽绿润。
3、烘焙
分初烘和足烘。初烘时每只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先高后低,第一只烘笼烧明炭火,烘顶温度90℃以上,以后三只温度依次下降到80℃、70℃、60℃左右。边烘边翻,顺序移动烘顶。
初烘结束时,茶叶含水率约为15%左右。初烘过程翻叶要勤,摊叶要匀,操作要轻,火温要稳。初烘结束后,茶叶放在簸箕中摊凉30分钟,以促进叶内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待初烘叶有8~10烘时,并为一烘,进行足烘。足烘温度60℃左右,文火慢烘,至足干。拣剔去杂后,再复火一次,促进茶香透发,趁热装入铁筒,封口贮存。
在咱们中国,喝茶被认为是一种礼节,无论是客人来访,还是亲友聚会,自然好茶相待。并且黄山毛峰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营养成分。既养生,又是一种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