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绿茶 > 绿茶知识> 正文

太平猴魁的历史特点

2021-01-09 11:58:10热度:131°C

  清咸丰(1859),猴魁先祖郑守庆就在麻川河畔开出一块茶园,此处山高土肥,云蒸雾蔚。郑本魁和当地茶农经过精心制作,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现在,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而六百里猴魁由于自郑守庆先生亲自传承,一直以来都代表着太平猴魁的最高水准。

  清光绪年中后期,太平人在南京、扬州、武汉等地开设的茶庄、茶店、茶栈有上百家之多,太平茶叶沿江一带十分抢手,太平茶叶与茶商盛极一时。

  当时南京江南春设在家乡新明茶区的茶叶收购站,为了增加茶叶品种、提高产品档次和赚取较高的商业利润,专门请人将尖茶中枝头大小一齐的芽叶单独拣出,单独包装,运往南京高价销售,深受嗜茶人士喜爱,获得成功。

  家住猴岗的茶农王魁成(人称王老二),具有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特别精于茶叶加工,且思路敏捷,由此受到启发,认为与其在成茶后挑选,不如在采鲜叶时就开始精挑细制好,遂即在海拔750米的凤凰尖一个叫泼水凼的高山茶园内精心选出又壮又挺的一芽二叶,经精心制作,制出的干茶规格好,质量高,称为“王老二魁尖”。由于该茶的品质位于尖茶的魁首,首创人又名叫魁成,产于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故此茶称为“太平猴魁”。

  1915年,在太平商会刘敬之和苏锡岱的举荐下,方南山远赴重洋携猴魁茶叶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猴魁茶叶以其独特的品质获得一等金质奖章。从此太平猴魁走出国门。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却错过了发展太平猴魁的绝佳时机,以至几十年后太平猴魁竟湮没得杳无踪迹。

  1913年挂牌收购,到1935年时太平猴魁产量达到500公斤,以后便一路下滑,至1949年时产量惨跌至95公斤。

  建国后虽然太平猴魁的地位和声誉有所提高,作为内贡茶享受着特近几年茶叶市场新招商殊的尊荣和礼遇,但计划经济的体制却严重束缚了太平猴魁的发展,太平猴魁的年产量一直徘徊在500公斤左右。

  1955年,太平猴魁再次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太平猴魁的历史也是独具特点的,虽然在年代上不如历史名茶那样久远,但是太平猴魁取得现在的成就是很多人,无数次努力的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