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茶 > 黄茶知识> 正文

久服得仙——霍山黄芽

2022-11-01 11:05:09热度:68°C


品茶如命。我们迷恋繁华的城市,却又想独树一帜,鹤立鸡群。

霍山黄芽是茶中耀眼的明星。中国特有的茶,小众茶。很多人只闻其名,不闻其香,从未喝过真正的黄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制作工艺难度大,是制作黄茶的特殊工艺。看似简单,其实是质量问题。少欠一分,多浪费一分。很少有高手能熟练掌握门道。

霍山黄芽是黄茶中最好的。司马迁《史记》讲述“寿春山上有黄芽,可以煮着长期食用”。唐代名品,明代列为贡品,清代指定内供。随着时间和香味的流逝,依然醇香。


霍山黄芽,品尝杯霍山黄芽,感受其独特而美丽的内涵。小众好茶中有多达46种香气成分带来自己独特的体验,其中香叶醇含量比普通名茶高5倍。

从高海拔的大别山来看,霍山黄芽的采摘期比大多数绿茶晚两周以上。而且采摘要求严格,特级茶严格遵循一芽一叶的初期发育,用的茶很嫩很嫩。

酿造方法水温:95度酿造时间:15秒-30秒

[杂谈] 有关于霍山黄芽和绿茶之间的区别讲解

自古黄茶就多产于霍山,另外产于霍山的还有金芽黄叶的黄小茶的黄芽。霍山黄芽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经非常出名,虽然是名茶,但也有人会问,那霍山黄芽属于什么茶?是属于绿茶吗?下面就我们就介绍霍山黄芽到底和绿茶有什么区别。

霍山黄芽和绿茶的区别

霍山黄芽属于黄茶的,它不属于绿茶,他们的区别主要是在于通过闷黄的工序,这项工序令茶叶中的叶绿素遭到破坏,破坏之后的酚类物质发生氧化。氧化程度不同,变黄程度就不同。至于闷堆的技术就有以下的几种形式进行:杀青之后趁热闷堆,像台湾省黄茶;揉捻后闷堆,如黄汤;初干后闷堆,如黄大茶;纸包低温闷黄,如君山银针;薄摊闷堆,如霍山黄芽。由于使用不同的技术,所以叶子变黄的程度也会一样,所形成的品质也会各有不同,霍山黄芽在黄芽中的变黄程度算是轻的一类,因而品质接近绿茶。

霍山黄芽的品质特点

霍山黄芽的品质特点非常鲜明,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杂谈] 名茶传说之嫩绿披毫清香的“霍山黄芽”

《史记》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六霍旧寿春故也。一曰仙芽,又称寿州霍山黄芽。六安州小岘春,皆茶之极品,明朝始入贡。自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州县县贡,县户采办者例应汇州总进。

霍山黄芽是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

霍山在安徽省西部,古属淮南道寿州盛唐县,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霍山产茶之记载。主峰白马尖海拔1,774米。县以山为名,霍山县境内西南的大别山和霍山山脉,由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地势南高北低。西南──东北走向的霍山与西北──东南走向的大别山呈剧烈转折,习称“霍山弧”。

“霍山弧”海拔400~800米的支脉、山肩,生态环境宜茶,高档霍山黄芽多出产在这一带。东淠河上游低山河谷盆地,坡积、残积物较厚,土地肥沃,又有佛子岭、磨子潭水库调节气候,是霍山黄芽(也是霍山茶叶)重要产区。

霍山仙芽 久负盛名

霍山黄芽茶历史悠久,早在1千多年前就已成为唐朝名茶,明代被列为贡(推荐阅读::中国绿茶十大名茶排名,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guniangcha.com)品,清朝更定为内用,清末民初作为贡茶忽然绝迹。据唐朝李肇写的《国史补》中,关于开元至长庆(713~821年)年间史实的记载,有一段这样说:“寿州有霍山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商货不在焉。”

霍山黄芽唐时为饼茶,唐杨晔《膳夫经手金录》载:“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芽乃取一旗一枪,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 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

欧阳修在《新唐书》中记载:“寿州、寿春郡士贡丝、布匹、茶、生石斛。”从这位唐代大文学家记述中,可以看出霍山茶叶,唐时即为贡品。因当时霍山属寿春郡,茶、石斛均为霍山出产 。

(随机推荐:奶茶配方及原料,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w.guniangcha.com)

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载,霍山在宋代时,年出售茶叶已超过50万斤,占当时全国出售茶叶总量的5%。

霍山黄芽自古能挤入贡茶行列,还是因其品质超群。明王像晋(1620年)《群芳谱》曰:“寿州黄芽佳品也。”据《霍山县志》记载:朱明王朝把霍山黄芽列为贡茶。明初规定年贡20斤。正德十年(1515年)贡宁王府芽茶1,200斤,细茶6,000斤。芽茶1斤买银1两,尤恐不得。

清乾隆十四年《霍山县志?茶考》载,六安州岁贡芽茶200袋,每袋重1斤12两。自明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后,随定额分办,州办茶25袋,县办茶175袋……

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生平喜爱霍山菊山茶。郑板桥曾作联云:“白菜青盐芡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据考证,此茶主要产于霍山诸佛庵,品质极佳。

清朝文学家、旅行家张星焕称诸佛庵仙人冲的茶为“仙人茶”。他在《皖游记闻》中曰:“霍山仙人冲以左元放故里得名,如今左姓最多,皆为元放之后裔也。其地产石灰……亦产茶,贾人美其名曰『仙人茶』。”

神茶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霍山大化坪金鸡山山高林密,云雾迷?。山上有一片茶树,长得非常嫩绿。这片茶树中,只有一棵茶树采之不尽,异香扑鼻,人称神茶。

据传神茶可治百病,被视为霍山黄芽中之珍品,每年也只有一个幸运者能采到这棵神茶。

这片茶树的守护神是一只金鸡,金鸡山也因此得名。每年谷雨前,听到金鸡第一声鸣叫后,采茶女争先恐后上山采茶,希望神茶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香气清鲜 芽嫩叶肥

霍山黄芽鲜叶细嫩,采摘标准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制造过程需经过杀青、初烘、摊放、复烘、足烘五道工序,霍山黄芽条形紧密,形如雀舌,颜色金黄,白毫显露,汤色黄绿,香醇浓郁,甜和清爽,有板栗香气。

上等“霍山黄芽”,外形紧细成条,有如莲心;色泽黄嫩油润,芽叶成朵,汤色澄黄而明亮,香气清鲜,芽嫩叶肥,形成别具一格的茶叶品质。

霍山人热情好客,走亲访友带茶,客来敬茶。

贵客进家,主人便笑脸相迎:“请坐,请上坐。”随即吩咐家里人:“上茶,上好茶。”客人接过茶,一股馨香扑鼻,精神陡爽,连连称赞:“妙、妙,不愧为茗之上品。”

据传,民国时期,霍山深山区的上土市、高山铺有九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霍山与英山交界处的中界岭上设亭沏茶,无偿供来往旅行人饮用, 人们称之为“九老亭”,享誉远近,传为佳话。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