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茶 > 红茶知识> 正文

河红茶的历史文化

2020-12-31 11:23:18热度:187°C

  河红茶是明清茶名片上最最耀眼的金斑银线。河红茶自问世后,即赢得世人青睐,全国各地商人纷纷前来订购,俄、英、印度等国商人也不畏关山辽远千里迢迢奔至河口贩运。河红茶成了国内最著名的红茶和“第一次问世(出口)之华茶”,被西方人奉为至尊名茶,誉为“茶中皇后”。而今,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文化部门正在为河红茶制作技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一位青年正在致力于恢复河红茶的生产。目前河红茶有“正山小种”夏季茶叶销售、“金俊眉”、“银俊眉”等多种品种。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世界的饮料之王。而让中国茶走向世界的使者是河红茶。河口历史上的商业繁荣,与河红茶的兴旺分不开。制茶业是铅山的传统产业,北宋,铅山的周山茶、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等就是贡品。明代清吏笪继良任铅知县,进一步推广种茶业,“铅邑凡石山带土者、两山夹岸者、阳岸者、阴峡者皆种以木(茶树)。”(明《铅书》)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并推出了一批名茶行销市场,其中河红茶最为走俏。

  条萦肥实、色泽乌润、茶质浑厚、亮丽芳香的河红茶问世之后,立即赢得世人青睐,全国各地商人纷纷前来订购,俄、英、印度等国商人也不畏关山辽远千里迢迢奔至河口贩运。河红茶成了国内最著名声的红茶和“第一次问世(出口)之华茶”(见《上饶地区志》),“河红繁盛之时,商家买办,每年数百万金”(明《铅山乡土志》)。河口成中国红茶贸中心和制河红茶的技术中心,当时的河口镇从事红茶加工的就有三万之众。清人程鸿益在《河口竹枝词》中描写道:“狮江妇女趁新茶,鬓影衣香笑语哗。齐向庄客分小票,春葱纤剔冻雷茶。”河口镇的九弄十三街上,茶栈茶铺栉比林立,“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蒋士铨《河口》),江边10个码头,茶箱茶篓堆积如山,装船的罗侠(搬运工)挥汗如雨,忙个不停。河红茶曾经的辉煌,就是程著卿所说的使命感。

  只是到了近代,河红茶才每况逾下。解放后,为重振铅山茶叶产业,铅山县于1956年在县城西辟茶园建立国营河口茶场。这是我省最早的国营茶场,开辟茶园3700余亩,生产河红茶3000多担,并且重新恢复了对日本、新加坡、欧美、香港等地的茶叶出口。1958年原场长金尔镇光荣地出席了在京召开的千人群英会,还捧回了周恩来总理亲自颁发的国务院奖状。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河红茶又下坡了。今天,再也不能让河红茶寂寞,程著卿说他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上饶市铅山县境内的武夷山腹地处处都有野生茶。过去,这一带居民家家户户采野生茶叶、制上品河红茶“正山小种”,一些茶商还直接在当地开茶厂制“正山小种”,村民因茶而丰衣足食。近三、四十年来,由于河红茶停产,漫山遍野的茶叶无人采摘。而篁村、西坑、桐木关一带等河红茶原产地被列为国家公益林区禁止伐木,当地居增收入减少。当铅山本地人程著卿创办的茶厂开始生产时,当地山民每天采茶青可收入100—400元,清明谷雨时节的20多天里,当地居民一家数人采茶少则收入数千元,多则收入一万多元。这也是他要恢复河红茶生产的一个原因。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26512676 26761872 18722136 21363290 32904223 42234636 46362715'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107446) and MATCH(title) AGAINST('26512676 26761872 18722136 21363290 32904223 42234636 46362715'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