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历史,你知道吗?
在白云山麓下,群山环抱、云雾缭绕的峡谷中有个坦洋村,这里就是“坦洋工夫”的主产地。史书记载:明洪武四年,胡氏成德,从浙江迁居寿宁斜滩老坑村,后又移迁坦洋,开始种植茶树,所植之茶树称“坦洋菜茶”。树矮壮半开展,芽叶多发、肥厚,耐旱耐寒,适应性广,生长期长,白毫中等,叶质柔软,适制红、绿茶。
在明末清初,坦洋菜茶用自然萎凋,手工揉捻,室内发酵,炭火烘焙,并以高巧工艺,制成坦洋工夫茶,属红茶类。工夫红茶开始销售市场,最早是胡姓的“万兴隆”茶行、茶标“坦洋工夫”。而后,“源记”、“祥记”、“生记”等等著名茶行相继兴起,茶标皆为“坦洋工夫”。商家老板半身照片附贴标内,每箱为五十斤装外运,购买者以认标看茶,很有声誉。
坦洋茶业最鼎盛期是清朝中叶至民国初(1896-1918),仅坦洋一条街就有三十六家茶行,茶商老板雇佣三千多名做茶工人,每年制干茶二万多担。茶叶收购范围,上到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溪,方圆几百里,周围七、八个县,成为闽东红茶主产地。畅销荷兰、英、法、俄、日和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源记”茶行产“春馨”、“金丽”、“莲馨”最为著名。
坦洋街长二华里,最盛期各类商店达百余家,每年茶季热闹非凡。街长路窄,人群熙攘,行人踩着茶袋而过,当时有首民谣:
社口走到坦洋村,看到坦洋好乡村。
三月茶季好年景,大小茶行在街中。
店头有钱炒茶叶治疗啼哭做生意,财主有银开茶行。
街灯二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
……
当时与外商交易,于每年旧历二月初二,茶商们到福州向各国家客商领取“茶银”运回坦洋,发放给茶农作为预购定金。春茶末,秋茶后,把一箱箱茶叶船运交货,每年可得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当时又有民谚说:“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连年兵荒马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茶叶销路阻塞,茶价猛跌,再加国民党抓丁派款,茶农流离失所,茶园荒废,茶行倒闭,真是:“三月采茶是清明,茶园荒芜冷冰冰,茶妇上山无茶采,饥寒交迫苦伶仃”。
解放后,“坦洋工夫”得到恢复,茶农着手垦复草包茶,建立新茶园。国家在坦洋开垦新茶园建办“八一”茶场,国营茶厂再坦洋村办起茶叶初制厂,靠近坦洋的社口设立省茶叶研究所。福安、寿宁县等在靠近坦洋村的十多个大队送茶青来初制厂加工。现初制厂联办、生产精制茶叶。
今日坦洋人,挥银锄,辟茶山,抓改造,攻单产。大队400多亩高标准茶园,已修建拥有18个喷头的喷灌设备,丰收的茶青沿着二公里长的茶山公路,运进了大队新办的配备有三台揉茶机、一台滚箱杀青机、一台烤干机,日产干茶1200斤的茶叶初制厂。为念好福安“山海经”,让“坦洋工夫”名茶重放光彩,个个抖擞精神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