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 关于月光白,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上)
《1》
昨天去一个男闺蜜会所喝茶。
他从加拿大回来不久,说那边的华人,也开始喝白茶。
不约而同,在场的几位大侠都随身带着白毫银针。
于是开始斗茶。
五大山场,五种茶,争奇斗艳。
这要是写小说,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车轮大战之后。结论己分。
这时候,来了一位伊爸,他也随身带着一泡白毫银针。
得意之极地说,来看看叔的这泡针,100元的,绝对秒杀你们的大师出品和高山茶。
这位伊爸号称是茶界泰斗,光闻干茶香就能断出来是不是正岩茶。
他能买到100块一斤的白毫银针,那作假的可能性不大啊。
难道我们几个都被当了猪宰?
《2》
剪开袋子,我们就笑了。
这哪里是白毫银针?这弯似镰刀的芽头,细弱扁平的身段,分明是云南的月光白!
伊爸尚且不信,说这是在某宝旗舰店买的,一百元一斤,上面写得很清楚,是白毫银针。
我们找到这家店,点开产地,赫然写着“云南”,伊爸这才心服口服。
也不怪伊爸,很多刚喝福鼎白茶的朋友,都很容易被误导,把月光白银针当做福鼎白毫银针。
月光白银针和福鼎白毫银针的对比,看下图:
《3》
福鼎白毫银针和云南月光白银针,便如同李逵和李鬼,由于长相相似,常人难以区分,所以混淆事件多有发生。
月光白,它倒底是何方神圣呢?
它是云南的一种茶树,也可以制作成普洱茶。
它的工艺有一些类似于白茶,但它的品质特点又类似于普洱茶,所以,它算什么茶呢?
它算普洱。
月光白形状奇异,上片白,下片黑,犹如月光照在茶牙上。
汤色先黄后红再黄,清凉透澈。具有乌龙的清香,又具普洱茶的醇厚,也被称为月光茶,是普洱茶中的特色茶。
《4》
月光白能不能算做是白茶呢?
当然不算。
白茶得名的由来,是宋朝的末代皇帝赵佶,这位老儿,吃喝玩乐样样精通,除了不会当皇帝其它都会。
他喜欢喝茶,于是写了一本关于茶的书——《大观茶论》。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大家看看,人家皇帝大人说了,“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
白茶,它是一种独特的茶树品种,由这种茶树上采下来的茶,才能称为白茶。
并不是像某些附会之人所言,以白茶的工艺制作出来的茶都能称为“白茶”。
在宋徽宗(赵佶)写书专论白茶之前,还有一位茶圣陆羽。它介绍了白茶的产地——“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
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县境)。
《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太姥山上,后来移植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
公元1115年,关棣县向宋徽宗进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政和得名的这个故事,太励志了!
《5》
福鼎白茶和月光白,有下面这些区别:
1、保存期限
月光白的保存期限是很短的,一般只有2-4年时间。
福鼎白茶的保存期限是极长的,可以达到20年以上。
2、香型变化
月光白的香气,当年是它最好的时光,越往后,它的香气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越来越淡。
福鼎白茶的香气,在第一年是鲜爽气息浓厚,带着浓郁的花香。香气还有各种层次的变化。之后,每陈放一年,福鼎白茶的香气就会转化一层,从花香,到熟香,到麦香,到荷叶香,到药香,到枣香。香型多变,层次丰富。
3、形状特征
月光白芽头细长,毫毛短,身体扁平,似营养不良的孩子。
福鼎白茶芽头饱满,粗壮,白毫密布如银似雪,看起来很精神。
4、营养价值
月光白是普洱茶,普洱茶的营养成分,它都具有。
福鼎白茶,营养价值高,各类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最著名的三防三抗功效,已经把大半个中国的茶友收入囊中。
《6》
白毫银针与月光白,如同黛玉和晴雯。
虽然面貌相似,性情相近,曹雪芹又有意把晴雯写成黛玉的影子。
但从身分上来说,她们一个是主子姑娘,一个是奴才丫头,仍然是不同的两个人。
所以,白毫银针与月光白,它们的区别是很大的。
大家可要认真分辨,不可被蒙了去。
【本文原创,媒体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