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白茶 > 白毫银针> 正文

游太姥仙都 品福鼎白茶(组图)

2020-11-07 17:08:23热度:339°C

这茶怎么样 游太姥仙都 品福鼎白茶(组图)     队员在十三坪体验采茶.

游太姥仙都 品福鼎白茶(组图)

  队员参观福来轩茶产业交易平台.

  大沁白茶负责人陈俭敏向队员介绍茶园情况.

  队员进入大沁白茶制茶车间.

  太姥山风光 (本版图片均由芦金亮 摄)队员参观六妙白茶产品展厅.

    自古“名山出名茶”,太姥山也不例外.

  太姥山峰峦俊秀、洞壑幽奇.

  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相呼应,尧时的太姥娘娘在太姥山中发现了茶,并将茶的芽芯晒干用于救治麻疹,这便是白茶的最初雏形.

  白茶,顾名思义,色白,这取决于这种茶表面满披毛茸茸的白毫和冲泡时汤水色淡两种固有属性,其茶青采自“毫显芽壮”的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的芽叶,其制作采用传承了三千多年的“自然萎调、不揉不炒”传统工艺.

    白茶制作不揉不炒,自然萎凋、工艺独特,风格独具.

  白茶作为福鼎的特产,也作为健康茶类,近些年逐渐为越来越多的朋友所了解,更在全国多地兴起了一股“白茶热”.

  福鼎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白茶之乡”,缘于六大类茶(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之一的白茶首创并主产于福鼎,同时福鼎大白茶又是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茶树良种.

  近日,由本报联合多家单位发起的青年茶人寻茶之旅第四季走进闽东第二站抵达福鼎,游览太姥仙境,品饮福鼎白茶.

    白茶 传承三千年  白茶是六大类茶中最先被制成的茶,古人在周朝就采取了“晒干或阴干”这种与制作现代白茶相类似的方式对茶叶进行简单加工,保存茶叶以备祭祀、治病、静修、品饮等不时之需,我们称之为古白茶.

  太姥山古白茶在唐朝时就已很有名,陆羽《茶经》所说的“永嘉县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指的便是太姥山.

    随着绿茶等其它种类的茶品出现,原始的古白茶不再是主流茶饮,渐渐地淡出人们视野.

  有幸那些隐身崇山峻岭中的太姥山原著民们,默默地将这种原始的茶叶加工方式保存了下来,并延续了千百年.

  清嘉庆初年(1796年),福鼎茶人看到白茶的潜在商机,特意向太姥山人学习古白茶制作工艺,采用本地“菜茶”制成“土针”,茶业界公认此为现代白茶诞生的标志.

  清咸丰六年(1857年),一孝子据说是得到太姥娘娘显灵指点,在太姥山鸿雪洞绿雪芽古茶树底下找到一株小茶苗,将其移植到山下并繁衍开来,福鼎茶人便用这种茶树的芽制成了白毫银针,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白茶.

  现在,那株从太姥山中移植下来的绿雪芽小茶苗,已繁衍成大名鼎鼎的中国茶树良种对照株“华茶一号”—福鼎大白茶,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就被推广到十多个省份,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茶树良种.

    如今,太姥山鸿雪洞旁,这株福鼎大白茶的始祖绿雪芽古茶树仍顽强地生长着,她的子孙已遍布大江南北.

  游览太姥山时,品饮一杯太姥山福鼎白茶,品赏“银妆素裹”的身姿和“清醇鲜爽”的汤味,感受传承了三千年的太姥山茶文化.

  品牌 理顺产品线  近年来,福鼎市点头镇充分利用“福鼎白茶”原产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区位、生态优势,依托山区特色,创建茶叶生态旅游观光园,打造茶文化旅游休闲观光一体化,发展新型生态旅游业成为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寻茶队员一行首先前往点头镇今年新开张的福来轩茶产业交易平台,听取了企业负责人陈林对“福鼎白茶”地域特性、茶文化的内涵、茶史茶事、茶道精神以及现在的茶叶包装、营销管理和发展前景情况介绍.

  好包装给消费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尤其关键.

  当地企业除了将产品品质当做品牌发展的生命线外,也开始围绕着福鼎白茶,对产品包装的用心和重视,在包装上做起了文章.

  福来轩应运而生,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设有现场交易、私版定制、品牌营销、委托存藏、易货、加工、代购等服务.

  客户可以在这里选择自己中意的茶品,定制自己需要的包装.

  并且承诺,客户在这里购买的任何一款茶品都可以现场检测.

    点头镇大坪村玉瑶岗村,福建省天丰源茶产业有限公司的六妙白茶庄园配套打造的生态观光园雏形已经显现.

  据了解,六妙白茶庄园总面积4600多亩,核心建设区域321亩,已建成国内首创的清洁标准化地木板白茶萎凋阳光棚15000㎡、标准化六妙茶窖7000多平米,20亩的六妙四季主题园.

  此外,茶旅结合休闲区中计划建设白茶主题馆、白茶迷宫、白茶古作坊、茶酒坊、茶屋、老式农具馆、中国白茶写生书画院、中国白茶工作室、荷塘垂钓园、摄影(微电影)基地等众多项目.

  建成后,将实现生产、观光、旅游一体化,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购物、会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休闲旅游园区.

    企业 把好源头关  磻溪镇,平整的“十三坪”茶园格外引人注目.

  据大沁白茶负责人陈俭敏介绍,1971年,根据“农业学大寨”的指示,磻溪公社开始平整七斗坵长约150米,宽65米的土地.

  1972年,磻溪人民正式首战山湖岗,改造山头仔村旧茶园,把山头仔社员的所有茶园进行整合,改造山头仔旧茶园后,便是平整“十三坪”,把两岗一弯地形的岗尾山填平,每坪的平均面积约2.5亩,总共约30亩.

  如今一望无际的山湖岗茶园和规格整齐的十三坪成为大沁白茶的原料基地.

  大沁茶业茶叶初制厂就位于十三坪旁边,据陈俭敏介绍,计划将保留原始自然景观同人工规划相结合,把十三坪打造成为白茶体验、旅游观光的标准茶园.

    据了解,磻溪镇作为福鼎白茶优质原料基地,近年来,坚持保护生态环境,打造有机茶园.

  “脚下的混凝土盘山路是为企业工人和当地村民出入基地刚刚修建好的.

  未修路之前,外面的人很难进入,当地人出行也是问题,同时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未遭到破坏.

  ”陈俭敏说.

  绵延十几公里的盘山路,不仅将磻溪镇多个山头的茶园串联起来,还成为当地村民的走出大山的幸福路.

    (本报记者 芦金亮)

相关文章